第3b版:生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娃有节后综合征怎么办?

咱厝医生有妙招

本期聚焦

近来,不少孩子频频出现“上课出神”“胃口变差”等情况,甚至有的因身体不适上了医院。那么,孩子是真的病了,还是怎么了呢?晋江市第三医院儿童青少年临床心理康复科负责人倪清碧主任表示,孩子有可能患上节后综合征,对此,家长要牢记以下几招,及时引导、督促孩子从该症状中走出来。

何为节后综合征

近日,记者走访中发现,咱厝多家医院在上周末就迎来了就诊小高峰,其中,不乏一些青少年儿童。在晋江市医院门诊里,记者看到不少孩子因“肚子疼”“全身乏力”等症状,到该院就诊。

日前,晋江市第三医院儿童青少年临床心理康复科也接诊了几位心情不佳的患儿。失眠、焦虑、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作业拖拉甚至不想写、一学习就头昏脑胀、哭唧唧……小坤就是其中一个。小坤今年12岁,是一名小学生,平时在学校寄宿,春节假期回到家,他彻底放松了下来,沉浸在电视动漫和手机的游戏世界里,惬意非常。面临寒假结束的前几天,小坤心理开始发生变化。一股无形的压力袭上心头,让其感觉心情烦躁,作业几乎没写,担心不安,开学后的他不仅出现了厌学的情绪,还开始在内心不停地责怪自己。

对此,倪清碧评估,小坤是长假过后上学出现了假期综合征的症状。假期综合征也叫节后综合征,这并非疾病,而是人们在长假后,精神状态由紧张到松弛,再由松弛到紧张,身心所出现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人体免疫力系统紊乱症状。节后综合征是指长假之后出现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表现。生理上会出现恶心、头晕、厌食、失眠、困乏等现象;心理上会出现疲乏、提不起精神,工作、学习效率低,甚至焦虑、坐立不安等现象。倪清碧提醒,家长要宽严有度,理智对待孩子在开学后出现的各种症状,一些生病的迹象可能是假期综合征。

建议给予孩子过渡期

节后综合征的表现,你中了几个?首先是睡眠紊乱。长假玩乐过度甚至熬夜、通宵等,身体缺乏休息,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睡眠紊乱就会找上门。其次是肠胃紊乱。假日少不了大吃大喝,放纵过后肠胃负担加重,有人可能会消化不良,导致腹胀、腹痛、恶心、腹泻等。疲劳焦虑,也是节后综合征的表现之一。在高度兴奋、热闹的假期后,马上回归到平静的生活中,可能会出现抑郁、烦闷、无聊,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紧张、心烦气躁、疲乏等现象。而成年人还可能出现沉溺手机现象,即便人在岗位,但仍心系手机,不自觉就“摸鱼”起来。值得一提的是,假期长时间刷手机,不仅会过度依赖手机,还会因长期低头或久坐引发头疼、颈痛、腰背痛等不适。

针对孩子们的开学疲乏等状态,倪清碧建议,家长和老师应及时干预,并提供心理支持。允许孩子开学后有一段过渡缓冲期,不宜因孩子“暂时性的不佳状态”就斥责孩子矫情、拖拉、不自律、不努力,应鼓励孩子慢慢适应新学期的生活,必要时到专业机构进行干预。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