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记者走访陈埭湖中、洋埭、江头等地

出租房、公寓多有充电区 私拉电线仍存在

本报讯 (记者 张茂霖) “陈埭是人口大镇,这里的电动车管理更应该引起重视。”昨日,收到网友留言后,本报记者深入陈埭镇湖中、洋埭、江头等村,随机走访近40栋公寓、出租房,实地察看电动车管理情况。

湖中村是青阳街道和陈埭镇的交界处,村中除了自建房外,还有大量公寓对外出租。记者随机走访十几栋公寓后发现,大部分公寓都规划了充电区域,村民和租客通过投币、扫码等形式,就可以给电动车充电。不过,许多公寓仍然存在“飞线充电”、私拉电线的情况。

“我们公寓有电动车充电区域,但没有在地上画线,车主习惯停在公寓四周,时不时会出现乱停乱放的现象。”湖中村和谐公寓住户冉梅告诉记者,“希望充电区可以增加充电桩,因为高峰期经常不够用,这也是出现私拉电线情况的关键原因。也希望能在公寓门口划出电动车停放区,这样就能杜绝乱停乱放现象。”

江头村也是出租房、公寓的集中地。记者走访十多栋公寓和自建房后发现,对外出租的自建房或公寓一楼基本都规划有充电区域;反之,业主自住的自建房多有私拉电线充电现象。另外,在店铺一楼私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的现象也非常普遍。

在洋埭村,记者走访十几所公寓发现,这些公寓均规划设置了电动车充电区域,一个区域通常有10个充电桩。与湖中村的情况类似,洋埭村部分自建房及一楼店面存在私拉电线充电的情况。

“几年前,我们村经过整改,每栋楼一楼都规划了充电区域,非常方便,大家也都习惯了这样给电动车充电,私拉电线、电动车开进屋的情况现在很少了。”洋埭村一公寓业主林先生告诉记者,在洋埭村居住的外来人员可以在工厂、住处给电动车充电,充电不是问题。但是这里人口流动性大,乱停乱放现象严重,这个情况亟须解决。

连日来,本报聚焦电动车规范管理,推出市民团征集活动。不少市民、网友在报名参与的同时,还积极提供线索。读者朋友,如果你身边也有电动车管理乱象,欢迎在本报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本报记者将第一时间现场走访,将发现的问题提交相关部门;同时,也欢迎你们积极为电动车规范管理出谋划策,加入市民团。

参与方式

1.拨打热线82003110,登记“姓名+联系方式+年龄”等信息。

2.关注晋江经济报微信公众号,发送“姓名+联系方式+年龄”到后台。一旦入选,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致电通知。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