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有毒众所周知,但它的美味诱惑,总会吸引一些人冒险尝鲜。近日,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急重症医学部抢救了因进食河豚不慎中毒的老人。
食用河豚中毒 导致生命垂危
患者陈老先生在吃河豚后出现意识不清、呼吸衰竭、双侧瞳孔散大等危急情况,被家属紧急送到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就诊。面对这一紧急情况,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急诊抢救室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给予导泄、洗胃等处理后转入重症医学科。后续经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日夜坚守、密切监测,并给予血液灌流、器官生命支持等个体化诊疗方案后总算逃过一劫,恢复了自主呼吸及意识,病情逐渐改善。目前陈老先生已康复出院。
提醒:
河豚毒性大 食用须谨慎
该院ICU林长沙主任表示:“河豚中毒潜伏期很短,短至10~30分钟,长至3~6小时发病。若抢救不及时,中毒后最快10分钟内死亡,迟者4~6小时死亡,病死率超过30%。”
而河豚之所以会引起中毒,是因为它体内含有一种神经毒素,叫“河鲀(即俗称的‘河豚’)毒素”。这种毒素结构稳定,经高温煮沸、日晒、腌制、火烤等常规的烹调方式都难以破坏。进食有毒河豚后河鲀毒素首先会刺激局部胃肠道引起消化道症状,被吸收入血后会迅速作用于外周及中枢的神经末梢,占领并阻断神经细胞上的钠离子通道,导致神经元无法传达运动指令,使中毒者的神经及肌肉瘫痪,且这种作用在极低的浓度下即可实现,有数据显示:0.5毫克河鲀毒素即可致死,且无特效解毒药。
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提醒大家:要提高对河豚及其毒性的认识,切忌存在尝鲜侥幸心理。不购买、不食用未经国家审批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的河豚整鱼,特别是不购买及食用野生河豚及其制品。若食用,必须选择正规的餐饮机构,由专业的有资质人员进行加工;避免食用河豚的卵巢、肝脏、皮肤等毒素较多的部位;避免大量、一次性食用较多的河豚鱼肉。目前,河豚鱼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如果没有管住自己的嘴,吃了美味的河豚鱼,并且不幸“中招”。那么,不管出现了上述任何一种症状,切记赶紧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