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花苑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点兵点将

梅园即景

吴诗持

(晋江梅岭心养小学五年1班)

“冷风袭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这是元曲《水仙子·寻梅》中的“花中四君子”之一——梅花。就在家乡村庄里的无名小山上,有一大片凌霜独放的梅,年年有游客寻芳而来。

在红红火火的春节前后,凛冽的风刮过,它的根顽固地扎在湿冷冷的土地里,树皮已皲裂,露出一道道青筋。叶子拗不过寒风,悠然飘下来了,划过陡坡,穿过阴森的竹林,在石缝中停了下来。它的枝上已坠满了繁星一般密密麻麻的骨朵。风吹过,洁白的花瓣毯随风铺展到山脚。

阴天,空气里冷冰冰的。突闻一声生命绽放的声音,是的,“噗呲”,花在寒风中开了——那像是用最薄的纱纸制成的轻柔的瓣,一层一层揭开了,中间簇拥着一束丝一般纤细的蕊,蕊的梢头上缀着晶莹的霜花,怯生生地把小手伸向天空。那花瓣边儿上,一丝丝细密的粉色纤维渗透向乳白的瓣根,每一瓣都生得不一样,小小的肢体荡漾着浓厚的自然神韵。每一条小生命都有蜜蜂寻香光临,静谧的梅园萦绕着它们昼夜不休的喧嚣。

漫漫长夜中,蜜蜂归家,只留下田间的芦花鸡,把脑袋钻进翅下,蹲立枝头睡去。霜花中,朦胧见到细密的雪飘落,在土地上铺了薄薄一层——那是它的花瓣落了,像一张纸从本子上撕去,一朵一朵消逝了,只有一簇簇蕊儿不忍离开,静守在枝头,等待生命开始膨胀,等待被收在麻袋里的那一刻。

夜晚的风一天比一天暖和了。春笋拔地而起,野草莓芽儿悄悄地冒出来,享受着春日和暖的轻风。农民手中的肥料撒到了它脚下。它的枝上多出一点一点的小芽儿,嫩嫩的,充满了汗水。过了几日,它的身边常有一行扛着锄头的村民,正要挖笋去——它的脚下一平方米内就有了两株墨绿混着米黄的新笋了。叶芽儿大多舒展开了,但这林子依旧是清新绿色的基调。它的枝上多了许许多多的小果子,黄豆大小,青色的。渐渐地,那果子一寸寸变大了,果皮上细小的银色绒毛清晰可见,朱红的色素也一点点漾开去:先是浅绛的尾巴,再是梅花颜色铺满全身,最后浑身都是赤色乃至熟得发橙了。枝上的叶也从清明的零零星星到一片青葱了。才过了半个月左右,谷雨节气,梅子便可以采收了。

野草莓结出了鲜红的果实,东边一大片竹林是挖笋时留下的。七旬老人扛着竹竿和竹梯,颤颤巍巍地攀下陡峭的石坡。好在峭壁上有他们开凿好的小台阶以供爬行。“咣啷咣啷”竹竿敲击着树干,既不能打破梅子,又不能敲掉树枝,否则会影响品质和来年的产量;“嗒嗒嗒!”青的、红的梅子接二连三地落在麻布兜中。这一干就是几个钟头,收起麻布,梅子要过竹筛,捡去枝叶,再倒入麻袋中。是什么灌溉了它?是劳动人民日复一日挥洒的汗水。

它,这棵梅树,在大自然的四季轮回中变幻着,而质朴的村民对它的照料,一如往日。

指导老师 郭丽萍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