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小记者 林静晗 尤心仪 钟欣桐
近日,晋江内坑怀斧小学小记者走进泉州金穗米业有限公司,探寻一粒米的前世今生。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小记者不仅了解了稻谷种植、生产加工的技术,还了解了大米历史、米食文化等相关知识。展厅里,小记者们怀着满满的好奇心,与讲解员你问我答、充分互动。
活动过程中,小记者认真聆听介绍,仔细地在采访本上记录着知识要点,感叹金灿灿的稻谷变身大米的过程。三年2班小记者吴子滢说:“没想到连大米的外壳也很有营养,要种出好大米也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农民伯伯真辛苦,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粮食。”
临近活动结束时,小记者还现场品尝了香喷喷的米饭,大家心满意足地感叹:“这米真香!我们今后更要珍惜粮食,不浪费一粒米!”
小记者感言
在粮食博物馆,我们进一步了解大米,知道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的故事,真是收获满满!王婕瑄(五年3班)
我们参观了生产米的地方,一台台机器高速运作,一个个工人认真筛选,整个车间充满了农作物的味道。我们今后更要珍惜粮食,不浪费一粒米!
王妍昕(四年1班)
今天的活动让我知道了北方大米和南方大米的不同,也知道大米的重要性和特点。王鸿钰(五年3班)
当我手捧着这来之不易的大米时,我觉得十分幸福。通过这次参观,我真切体会到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意义。
尤璟榕(五年2班)
指导记者 刘泽宇 指导老师 尤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