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晋江少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探秘家乡人文 享受阅读乐趣

本报小记者“旅阅龙湖”欢乐多

本报小记者 蔡彬蔚(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滨江校区)

2024年的第一天,本报组织20名小记者乘坐“大美晋江 旅阅龙湖”文旅公交专线,带上晋江市图书馆的蜗牛旅行箱,出发前往龙湖参加“晋小图解谜游戏之旅阅龙湖”剧本杀闯关互动活动。

怀着期待的心情,我们坐上了公交车。一路上,老师向我们讲解着龙湖相关的知识,大家都被深深吸引。最有趣的还属龙湖的吉祥物“福龙”和“珑龙”,大大的眼睛圆滚滚的身型,憨态可掬。它们陪伴着我们一起探秘龙湖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享受阅读乐趣。

经过40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第一站——位于龙湖衙口的施琅纪念馆。在这里,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施琅纪念馆的建筑结构,娓娓道来施琅的丰功伟绩。我们认真记录笔记,内心充满了对施琅将军崇高的敬意。

参观结束后,就到了令人激动的答题环节。“施琅纪念馆建筑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我担任我们小组的“闯关将军”,参与有关施琅文化的答题。我绞尽脑汁地回想老师讲过的知识点,最终却以一分之差惜败第二组。我和队员互相打气:“我们下次一定要更加认真地听老师介绍,争取拿到第一!”

随之,我们来到了来旺良品堂闽南古早味传承基地。在这里,我们近距离观看了老师傅制作面线,大家纷纷感叹老师傅们的手艺真棒,也更加了解手工面线的制作流程。光看可不够,动手实践更能出真知。这不,我们就巧手体验起了手工面线制作,大家一边聆听老师讲解,一边动手操作,一场精彩的“比比谁拉的面线长”比赛拉开了序幕,每个小记者都全身心投入,力争第一,现场欢笑声不断。

我们还在来旺民俗图书馆进行了一场寻书比赛,大家发挥火眼金睛,在图书馆里寻找《龙湖侨史资料》《耕余集》《晋江侨乡资料》《侨批》等书籍,感受到了浓浓的书香。

下午的行程一样精彩。我们的足迹来到了福林传统村落,我们先在晋江华侨文献馆体验了福林盖章文创明信片,看着空白的明信片上慢慢浮现泉州的世遗点,小记者们发出了阵阵惊叹声。最后,我们还前往端园寻宝,听老师介绍端园是闽南地区石构建筑中的代表作、晋江市级文保单位,“藏”着很多“宝贝”。小记者们化身寻宝奇兵,带上“寻宝卡”,穿梭于端园中,按图索骥解锁任务。不得不说,小记者们一个个聪明机智,很快就顺利完成了所有的任务。

“这次活动相当精彩,有得吃有得玩,还给蜗牛旅行箱装满了精神食粮。”“这次活动让我更加认识家乡,也爱上了阅读。”……返程路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享了“旅行”的收获,车厢里充盈着满满的快乐。

小记者感言

搭上“旅阅龙湖”公交线,我们参观了施琅纪念馆,到来旺制作面线,了解闽南的喜文化。我们还前往福林村,在别具风格的番仔楼进行寻宝。我的家乡那么美,在这片土地成长的我备感幸福!

施逸博(晋江龙湖阳溪中心小学)

通过“旅阅龙湖”活动,我们了解了很多家乡的历史人文,从中得到了心灵的启迪和感悟。

吴思思(晋江灵源灵水中心小学)

这次旅程,我对龙湖有了更多认识,还知道了风吹饼名字的由来……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黄宇航(晋江深沪华海小学)

我们在来旺良品堂闽南古早味传承基地的图书馆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寻书活动。寻宝过程中,我一次又一次与“宝藏”擦身而过,还好我们小组把握住最后机会,获得了第一。

侯怡佳(晋江梅岭平山实验小学)

指导记者 蔡红亮 董严军

实习生 许攸南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