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盐高油摄入、过多嘌呤摄入、太辣刺激肠胃、过热刺激损伤食管……”进入冬天后,气温下降,热腾腾的火锅成为不少人的日常饮食首选。陈青云表示,火锅虽好,但不建议频繁食用。
或许你会疑惑,为何吃火锅也能与食管健康扯上关系,对此,陈青云解析说,长期或过量食用火锅,的确可能会对食管造成一定刺激和损伤。“火锅一般是趁热吃,有的汤底温度能高达120℃,而我们人体食管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60℃的温度,因此食用时容易烫伤口腔、舌部、食管和胃黏膜,进而引起食管疼痛、胸骨后疼痛等症状。”
这样吃火锅更健康
“吃火锅健康与否取决于诸多因素,包括食材选择、烹饪方式、进食顺序及营养搭配等。”陈青云表示,在食材选择上,很多人在吃火锅时,往往以肉类为主,还喜欢吃肥牛等高脂肪的肉类。特别是在吃传统铜锅时,有些人还喜欢先在锅底涮一些羊尾油,这类肉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胆固醇,对于三高人群来说,应当少吃。
陈青云建议,首先,吃火锅时要注重荤素搭配,保持营养均衡。大家可以尽量多选一些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如白菜、茼蒿、油菜、萝卜、木耳、海带、蘑菇、菠菜、香菜、莴笋叶、豌豆苗、西兰花、绿叶生菜等。这些蔬菜既能增加饱腹感,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
其次,尽量选择少盐少油的锅底。如果觉得味道不足,可以选番茄锅底。选择麻辣锅底时,建议在涮食材前撇掉浮在汤表面的辣椒油。如果还是觉得太油腻,可以准备一小碗白开水,捞出来的食材过一下水再蘸料吃。
在家涮火锅该注意啥
与出门下馆子不同,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家里涮火锅,那么又该注意啥呢?陈青云建议,应注意食品原料在烫煮前要彻底洗净,并确保已完全解冻。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分别摆放,避免交叉污染,且要注意将食物煮熟再食用。比如,部分食客就有因过分贪图肉质鲜嫩而染上寄生虫病的先例。
陈青云坦言,涮火锅时使用的“七上八下”法是指将毛肚等薄切肉放入沸腾的汤中,上下动作七次后捞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不要因贪图肉质生嫩鲜美而过分采用。据研究,3种严重的寄生虫病——旋毛虫病、绦虫病和囊虫病,都可能通过火锅传播。
另外,在家煮火锅,因为食用的人多,可能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吃,常常一顿火锅就吃好几个小时。对此,陈青云提醒,建议在家吃火锅不要超过一个小时。“汤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反复刺激会使胃肠、胃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不停分泌,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发生慢性胃肠炎等疾病。因此,吃火锅时间建议不要太长,尽量控制在一小时内,吃过后还应适度运动。”
打边炉的季节,到了!
冬季天气寒冷,热气腾腾的火锅是很多市民冬季喜爱的美食。火锅虽好,但不恰当的吃法会影响健康。本期健康课堂,邀请晋江市第二医院(安海医院)中医陈青云为市民做几点冬季吃火锅的健康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