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是危害我国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肺癌。研究显示,我国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肠癌,然而,肠癌的早期症状往往被人们忽视。
“人到中年,必须做一次肠镜!”在“谈癌色变”的背景下,筛查是发现早期肠癌的第一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肠镜检查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肠道的健康状况。那么,肠镜检查到底是什么,我们何时需要进行肠镜检查呢?肠镜痛苦吗?什么情况要做肠镜?有什么注意事项?本期聚焦邀你共同来了解!
肠镜检查成中年人“刚需”
“无论是为了预防疾病,还是进行病变的早期发现,肠镜检查都是非常重要的。”晋江市磁灶中心卫生院急诊科医生吴友秦表示,肠镜是检查肠道疾病最常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据了解,肠镜检查就是将一根细长的软管通过肛门插入肠道,医生可以通过软管末端的摄像头和光源观察肠道的内部情况,寻找可能存在的息肉、炎症、肿瘤等疾病迹象。通过肠镜,医生还可以进行组织活检、治疗某些肠道疾病,甚至进行息肉切除等操作。
什么情况需要进行肠镜检查?疑似肠道病变的症状,如便血、腹部肿块等,需通过肠镜检查寻找原发病灶;在进行肠道手术前后,需要术前诊断,或者需要术后复诊的情况;出现下消化道出血,肠镜可以辅助药物治疗出血;4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两三年进行肠镜检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一些肠道疾病。若发现肠息肉等异常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缩短间隔周期。如果有以上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肠镜检查,以便更好地了解肠道健康状况。
关于肠镜检查的健康问答
肠镜检查令许多人心生畏惧。为此,一般人在做肠镜检查前,总是会有些担忧:无痛肠镜会痛吗?对人体是否有伤害?
吴友秦表示,肠镜检查通常分为普通肠镜和无痛肠镜两种。大部分患者在进行普通肠镜检查时,可能会感到拉肚子一般的疼痛及腹胀感,一些对异物敏感的人可能会觉得很痛苦。无痛肠镜是在麻醉下进行的,因此检查过程中患者一般不会感到疼痛。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进行麻醉,检查前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检查类型。“肠镜检查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检查方法,但仍然可能会引起一些轻微的不适,如腹胀、腹痛、出血等。在极少数情况下,肠镜检查还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肠穿孔等。因此,在进行肠镜检查前,患者应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检查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肠镜检查的注意事项
患者在进行肠镜检查时需要空腹,所以检查前一天晚餐需要禁食或进食清流质饮食(如清汤、白糖水,不能喝牛奶、豆浆、浓汤等),晚上6—7点开始服用清肠剂,以排出清水样便为最佳,如排出物仍有粪渣,则需继续饮水;检查后需注意休息,遵医嘱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和随访;如果出现持续的腹痛、出血等异常症状,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定期进行肠道健康检查,尤其是高危人群更应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做一次肠镜的有效期通常是五年左右。但是,如果患者的肠道存在某些炎症或息肉病变,需要每年都进行肠镜检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不管有没有高危因素,50岁以上都应该做一次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