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小记者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罗山荣宗小学小记者 “打卡”晋江报业大厦

本报讯 (记者 欧阳霆) 近日,晋江罗山荣宗小学小记者“回家”啦——他们走进晋江报业大厦,化身出镜小主播,并体验了活字印刷,收获满满。

走进演播厅,小记者忍不住发出赞叹:“哇!原来镜头背后是这个样子呀!”他们有的默默地数了数现场有几盏打光灯,有的看着绿布陷入沉思,有的仔细观察着主播台上曲面的显示屏……个个都成了“好奇宝宝”。站上主播的位置,面对镜头,小记者的脸上不免有些局促,但一开机,听到“开始”的指令后,他们立刻挺直身板,注视着镜头,大声地播报起新闻,专业架势十足。“我们原来看新闻,主播十分从容。原来这背后不仅有主播的努力,还需要很多人在不同环节共同配合才能完成!”通过这次体验,小记者对主播职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当天的活字印刷体验也带给小记者一些挑战。来到晋江经济报印刷博物馆,这里的文字介绍、展品浓缩了印刷术几千年的历史,让大家对印刷术有了直观的了解。“为什么字是镜像的呢?”“这个字是什么,我认不得。”在体验活字印刷时,小记者认真地辨别着铅块上面的字,再将一个个铅块拼成相应的一首诗。刷上墨,再将字印在宣纸上后,他们的疑问也随着宣纸的掀开获得了回答:“镜像的字印出来就是正的了。”言传不如身教,这次,小记者不仅感受到了活字印刷的乐趣,也了解了它的缺点。“如果一个字放错了,整页内容就作废了,既费时费力,又浪费纸。印刷技术的发展为人类造福,很有必要!”

公式

站在台上,面对摄像头,我的心里很是紧张,但很快就淡定下来。我朗诵了《七律·长征》,但少了那种气势磅礴的味道。这次活动,让我深深感受到媒体记者的辛苦付出。

陈剑培(六年4班)

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体会到了当小主播的乐趣,还了解了活字印刷术的历史发展,增长了见识。

曾煜焱(六年4班)

走进晋江经济报印刷博物馆,我学习了不少印刷知识,更加佩服劳动人民的智慧。 陈馨怡(五年3班)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