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茜
政协提案是政协委员建言资政的重要形式,是行使民主权利、履职为民的具体体现。晋江市政协2023年度四件重点提案涵盖了城市交通、乡村振兴、医疗卫生和海洋经济等方面,是委员、群众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两会召开在即,今年以来,晋江市政协推动落实的这四件重点提案办理成效如何?本报将分四期报道,与您一起“回头看”。
交通建设事关民生福祉、城市发展。提升城市交通综合管理水平是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城市品质的关键核心。
近年来,晋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交通建设,让城市道路更畅通、群众出行更便利。随着晋江市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路网交通流量持续增长,热点区域高峰时段拥堵、小支路拥堵现象多发和功能车道“闲置”等现象频发,受到委员们的关注。
因此,晋江市政协将《关于加强城市交通数智化精细化治理,提升城市交通综合管理水平的建议》列为1号重点提案。政协委员李玉琴、林海滨等聚焦晋江这一短板问题,提出推进“智慧交通”建设与细化交管措施,促进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议,有针对性地提出通过智慧交通管控,提升通行效率;通过精细化管理,畅通窄路密网;通过管护功能车道,提升道路舒适度等建议。他们认为,推进“智慧交通”项目建设和完善,不仅能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还能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更有助于提高城市交通综合管理水平。
提案办理期间,晋江市政协领导高度重视,率队实地视察鞋都路与双龙路交叉路口、市区部分道路路段、晋江市交通指挥中心等地,深入调研全市交通情况,并多次组织研讨,全力推动提案办理落实。
作为提案主办单位,晋江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把提案办理工作作为履职的重要内容,认真做好答复、交流和落实工作,及时跟踪进度,提案办理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据了解,今年年初以来,晋江市科学规划交通数智化精细化建设,启动晋江市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工程,构建以“多元要素集成+多维数据透视”为支撑,导向“少拥堵、少事故、少警情”数智大交管。已建成世纪大道与和平路全线、泉安路部分路段“绿波带”控制,采用以点为主、以点带线的控制措施。自调整以来,部分车辆在非高峰时段告别了“逢灯必等”现象。
晋江还积极推进“1+1+1+N”数智交通体系项目建设计划,目前已初步建立一个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及道路隐患排查治理双平台运用、交通事故全量采集分析系统、重点车辆管控系统、交通信息感知系统和交通信号智能控制系统五大应用平台,取得阶段性成效。
针对委员们提出的管护功能车道这一建议,晋江对世纪大道南拓、塘岸街实幼段等路段老旧沥青路面进行铣刨重铺,今年以来累计修复沥青路面约8.2万平方米。根据委员们提出的启动“牛”角坡“接顺拓改”项目工程等建议,晋江今年在实施世纪大道慢行道等道路人行道整治工程时,同步做好人行道和路口衔接问题的整治,本年度已完成晋江市政府周边、五店市周边、梅园路、世纪大道南拓、世纪大道慢行道等路段改造提升,共修复慢行道2.8万平方米、人行道1397平方米、路缘石4932米、止车石966个。
为了改善路面通行条件,晋江启动智慧停车“扩面”建设工程项目,改建3000个智慧停车泊位,实行智慧收费停车模式,进一步引导群众规范停车;调整路面夜间停车免费时长,规划流动摊贩日常管理,每月组织开展违规占道经营专项整治行动。今年年初以来,共劝导流动摊点14831家、规范设置1415个、取缔591件、立案16宗。
晋江还高度关注和重视校园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全市各学校积极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师生及家长交通安全意识;同时,各学校根据各自实际,制定学校及周边道路“一校一策”方案,从人、时、车、路四个方面不断改善和优化学校及周边道路交通环境。针对学生上下学时段交通拥堵问题,各校实行错峰放学,缓解交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