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静雯 通讯员 卢智健
“停车难、停车乱”一直是城市管理的痛点和难点,停车问题是关系市民出行便利的民生热点话题。2021年7月1日,《泉州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为推动解决城市停车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今年,为更好地助推法律实施,晋江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法律巡视”监督利剑作用,将该条例执法检查列入全年重点工作之一,助推晋江市政府打好停车治理组合拳,为创建高品质文明城市下好“先手棋”。
有效监督 规划引领
长期以来,晋江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用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助力一系列政策法规制定出台、落地见效。
2022年,晋江市成立机动车停车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相关部门制定《晋江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规定》《晋江市经营性停车场办理备案指南》《“整治城区公共空间违规设立经营性停车场问题 规范收费管理等行为”工作方案》等配套文件,初步建立停车管理的政策体系;编制《晋江市中心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划分适度供给区、弹性供给区、充分供给区,规划至2035年布局公共停车场109处等。
多措并举 良法善治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晋江人大常委会立足人大职能持续发力,开展《泉州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7月以来,我们实地走访了中心城区多个道路停车泊位点、公共空间临时停车场等,检查中心城区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情况,深入了解条例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晋江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执法检查组还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走访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征求代表建议等方式,多措并举推动条例实施落地。
条例实施以来,在晋江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推动下,全市停车秩序进一步规范,以法治力量撰写了停车治理的履职“答卷”。
以民为本 智慧赋能
“以前真的很麻烦,绕了一大圈都找不到一个空位,看到‘僵尸车’更头疼,现在治理完好多了,流通率也高了不少!”按照箭标指向停放、下车扫描停车码,市民柯先生在西园街道环湖路很快停好了车。
今年,晋江市人大常委会推动智慧停车“扩面工程”纳入202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市计划新增3000个停车位,进一步盘活中心市区及镇街区域道路公共停车泊位,提高泊位利用率,规范停车秩序。目前,全市智慧停车泊位日均停车次数约3万次、日均周转率达7次以上。
搭建智慧停车监管平台,开展中心城区停车资源基础数据普查,建设晋江公共数据汇聚共享平台,统一接入标准……晋江市正实现全城停车“一张网”服务管理,进一步改善乡镇地区“停车难”“停车乱”问题。
“一年来,晋江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实施条例要求,在加强停车管理、治理违章停车、缓解停车难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晋江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表示,但从检查情况来看,条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下一步,晋江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加强监督,助推晋江市政府进一步加强条例宣传贯彻实施,统筹解决停车问题,不断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