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生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冬季警惕这些疾病

本期聚焦

进入冬季,气温骤降,面对低温天气,人体的防御功能和抵抗力会大大下降,进而诱发各种疾病。那么,入冬后,小伙伴要如何防范冬季疾病?为此,本报记者采访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的张登庆主任,下面,来听听他怎么说。

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及偏头痛

张登庆表示,医学检验表明,当骤然吸入5℃~10℃的冷空气时,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会出现类似心绞痛样表现。这是由于寒冷的刺激,导致心肌耗氧指数增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末梢血管收缩等,而使心肌缺氧,容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引起心肌梗死。

“有一半以上的偏头痛和天气有关。”张登庆表示,其中,温度、湿度是主要的因素。全世界有6%的人患有偏头痛。如果大家掌握了天气变化与偏头痛的关系,有助于预防或减少发作。

需警惕呼吸道感染和胃病

寒冷刺激可使鼻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并导致气管、支气管痉挛,为各种致病微生物的侵入创造了条件。因此,包括感冒在内的呼吸道感染,成为冬季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

张登庆表示,临床实践表明,胃脘痛(包括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等)的发作和加重,在寒冷季节更为明显。寒冷季节中,又以冷、暖空气过境时,胃脘痛发作的概率最高。显然,温度及其他因素是影响胃脘痛的主要气象因子。因而,在预防胃脘痛时,小伙伴要注意天气情况(尤其要注意寒潮天气),当天气骤变时,小伙伴要及时添加衣物。

皮肤病关节炎冬季多发

此外,季节性皮肤病、关节炎也值得关注。

既干又冷且有风的天气,容易引起人体皮肤及皮下毛细血管收缩,局部组织缺氧,还有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减少,使得皮肤水分不断散失,从而导致皮肤粗糙等。耳、鼻、手、足等远离心脏的部位,血液供应相对较差,受到寒冷刺激,可致皮肤冻疮,甚至发生大面积冻伤。

受寒冷刺激,会加重血行不畅、血液瘀滞、经脉痹阻,使得“老寒腿”等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情反复,以致肢体酸麻、屈伸不利、疼痛加重。例如膝部关节炎,在天气转阴之际痛得特别厉害。

张登庆表示,阑尾炎、胆结石在冬季也较为多发,小伙伴也应提前做好预防。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