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晋江少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以爱为声 与心同行

平山实验小学小记者 牵手特教学生

小记者在特教学生的帮助下完成挑战。

特教学生的作品令人赞叹。

小记者学习手语。

本报小记者 蔡宥廷(四年1班)

林玥(四年5班)

12月3日是国际助残日。助残日前夕,一场有爱的交流在晋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展开。11月22日下午,“以爱为声,与心同行”——晋江市残联“走进特教携手行”活动举行,晋江梅岭平山实验小学四年段小记者受邀前往。

进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个大字“植趣园”。园内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的责任田里,种满了生菜、香菜、大白菜、芥菜等各类蔬菜,这是特教学生们洒下晶莹的汗珠种成的。闻着泥土及蔬菜的芳香,聆听沙沙的风声,一幕幕大手牵小手走在田埂上的幸福画面便在我(蔡宥廷)的脑海里浮现。虽然植趣园不是很大,但它却寄托着同学们对收获的希望。

体育馆里,听障班的大姐姐大哥哥为我们表演了舞蹈《少年郎》。虽然他们听不见音乐,但却能跳出整齐而优美的舞蹈。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要比普通人多付出好几倍的努力,真令人佩服。表演结束了,台下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在手语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和大姐姐大哥哥组成几个小分队。在蒙眼过障碍物的游戏中,我(林玥)和一个大姐姐搭档。一戴上眼罩,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脚微微颤抖着,始终没有抬起来。大姐姐用力握紧我的手,轻轻地拉了拉我的裤腿,我瞬间明白这是在提示我抬脚。我小心翼翼地迈出脚,成功地站到了木桩上。需要低头时,大姐姐会轻轻按压我的头;需要转弯时,大姐姐会往右边倾斜用力……我们就像老朋友一样,配合默契,顺利地完成了挑战。

这次探访让我们知道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一样”,或许听不见,或许看不见,或许不能很清楚地理解事物,或许不喜欢与人沟通。但他们又和我们“一样”,一样能在舞台上绽放自己,一样能画出栩栩如生的画,一样能写出浑厚有力的书法,一样能关爱和体谅他人……

小记者感言

在艺术展示区,我们看到了许多美丽的图画,它们都是来自特殊孩子们的笔下。瞧,画上的星星多么闪耀明亮;看,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画里走出来和我们一起玩耍。我知道,无论是画画还是跳舞,对于特教的学生来说,都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收获成果。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刻苦努力,争取在学习和生活上做得更好!

赵一然(四年6班)

这场活动真有意义,让我体会到了听障人士的不容易,哥哥姐姐们的乐观也让我觉得了不起,真应了妈妈平时教我的:“只要努力做好自己,每个人都很优秀。”甘逸涵(四年1班)

当我踏入特殊教育学校时,感受到老师们是那么亲切、有耐心和细心。我们参观了解了特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他们的画栩栩如生,他们的字像是打印的,他们还会做甜点、洗车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通过这次活动,我更懂得要尊重每一个和我们不一样的人,不嘲笑、不霸凌、不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人。林宇浩(四年7班)

当看到特教学生栩栩如生的画、整齐划一的舞蹈,看到他们学习生活技能,看到他们乐观开朗,我不由心生佩服。当我在游戏中被蒙上了双眼,在听障班哥哥姐姐的帮助下走过重重关卡,我明白了很简单的一件事,他们要比我们努力更多倍才能做到。 林诗彤(四年7班)

游戏中,他们牵着我的手走过了重重障碍,在那一刻,我原本担心会摔倒的心逐渐安定下来。通过近距离的接触,他们给我很大的安全感,也把他们的能量传递给我。

陈思淇(四年6班)

这次活动对我来说意义非凡,让我对于特殊孩子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们虽然身体有缺陷,但是积极向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他们学习。 李敏萱(四年5班)

听障班哥哥姐姐们的积极、乐观、向上,感染了我们。从他们的表演中,我感受到排练时的辛苦;在思考小分队队名时,我还感受到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柯皓天(四年5班)

指导记者 欧阳霆 陈巧玲

指导老师 肖金香

庄雅丽 吴锦荣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