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宁
在近日泉州民营经济研究院委托课题《泉州民营企业家精神与代际传承研究》的调研过程中,全国工商联原专职副主席、泉州民营经济研究院名誉院长庄聪生率北京国策智库信息技术研究院调研组与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的晋江、石狮等地的中青年企业家进行座谈。庄聪生对泉州企业家精神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家族企业传承常见的困难、代际传承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等。
庄聪生指出,创业初期,家族企业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对市场反应非常敏感,可以迅速决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当下泉州民营经济已进入技术转型与产业转型期,创一代的企业家进入老年阶段。可以说,泉州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群体都面临转型,即技术转型与产业转型遇上了代际传承的关键期。这个时候,就是发挥企业家身上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的重要时刻。
“民营企业的代际传承是一个世界性课题,这个课题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庄聪生强调,当下备受关注的代际传承,其实不仅仅是企业的传承,更是这份企业家精神的传承。
在肯定泉州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的拼劲与活力的同时,庄聪生也指出了泉州家族企业的一些弊端。比如有的企业股权高度集中,家长制的管理放大大股东即“家长”的股权优势,其他家族成员长期未参与决策,既容易导致风险,也使儿女缺乏决策能力和管理经验;一些家族企业习惯用人唯亲,较难做到以贤用人,限制了人才在企业的发展等。这些问题既限制了企业发展壮大,也影响着企业的代际传承。
此外,庄聪生还分析了泉州民营企业传承容易遇到困局的原因。他指出,二代与父辈所处历史环境不同,理念和行为方式不一样,易产生沟通问题;泉州的民营企业基本是制造类的,大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要维系正常运营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心血,这也导致了部分二代不愿意接班;当下年轻人大多完成了大学学业,所学专业跟父辈从事的行业不一样,刚开始对接班会有一定的排斥;部分二代个人素质较差,无论父辈如何用心带教,也没法上心做事;还有就是国外有留学经历的二代知识面广、眼界开阔,较难适应国内的商业环境等。
“代际传承的传帮带不是简单的财富和企业传承,而是传财富、产业、文化、作风。”庄聪生指出,代际传承既是企业内部的问题,也需要政府部门创造各种各样的平台,帮助年轻一代交流和沟通创业经验。比如晋江通过领航班等培养青年企业家、市镇两级建立很多不同形式的青商组织等都是值得肯定的做法。他建议,为了创建良好的政商关系,有关部门也可以建立政商交往的正面清单,让政商协同做好代际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