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b版:理财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主题理财添新品

咱厝投资者又有新选择

近年来,随着投资者对于多元化理财需求的增长,主题理财市场持续火爆。日前,又有一款全新的主题理财产品正式面市,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投资选择。

由兴业银行子公司兴银理财创设,面向兴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的首款“安老助孤”主题慈善理财产品成功推出,起售金额50万元,为固定收益类产品,产品期限6个月。以慈善为主题的理财产品并非市场首家,此前,包括青岛银行旗下的青银理财、中信银行理财子公司信银理财就已率先推出慈善理财产品,将理财与公益融合,在获得财富增值的同时收获精神财富,向社会传递积极向上的力量。

慈善理财产品再面市

兴业银行推出的首款“安老助孤”主题慈善理财产品为众盈私享封闭式68号A(暖“兴”陪伴款),该产品起售金额50万元,为固定收益类产品,产品期限6个月,根据购买协议,若产品实际兑付收益率超过当前业绩报酬计提基准,则将由管理人根据投资者授权,按照认购资金的固定比例部分代为捐赠至福州市慈善总会,用于开展“安老助孤”主题慈善项目,助力“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为广大孤寡老人送去温暖,同时,产品的捐赠额可抵扣投资者个人所得税或所在企业所得税,纳入所在企业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激励更多高净值客户投身慈善事业。

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率先推出“安老助孤”主题慈善理财产品,是兴业银行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的号召,兼顾投资者财富保值增值与社会公益需求,助力善心善用、共同富裕的又一创举。

事实上,慈善理财产品的出现并非偶然,目前市面上已有多家银行推出相关产品。早在2021年,青岛银行就首发“慈善理财”产品,客户在购买产品时签署约定,将理财收益中年化0.30%的部分作为捐赠金额,由青银理财从到期清算资金中扣划至青银慈善基金会捐款专用账户,用于特定公益慈善项目,专款专用。

中信银行理财子公司信银理财目前已推出了两期慈善理财产品,其中,第二期“温暖童行”慈善理财于今年9月份由信银理财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合作推出,其超额收益及申购资金的一定比例将捐赠于重点帮扶地区儿童成长领域,促进人口素质提升,累计募集资金超20亿元。在产品设计上,该产品打通了理财产品与慈善公益结合点,将分别按照超额收益、申购资金的一定比例,捐赠给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用于儿童医疗、教育、健康等下一代关爱成长领域。

主题理财日渐火热

无论是慈善理财或是此前火热的ESG或“专精特新”理财,其大多集中于某一领域而推出相关主题理财,在政策驱动、行业发展和投资者需求提升的背景下,主题理财产品已成为各银行推新品的重点方向。

主题理财的日渐火热,也并非一成不变。记者了解到,当前,主题理财产品的投资类型已日益多样化,以固定收益类为主打的产品逐渐拓展到权益类、混合类等类型,可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投资者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更为契合的理财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主题理财的频频推出,将不断丰富市场产品种类,并紧密衔接行业发展规律,为行业发展提供一定助力。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有更多理财产品的选择,同时,共享行业发展所带来的投资红利。

小贴士 警惕以慈善之名的理财骗局

以慈善之名推理财新品,这并非银行的“专属”,一些不法分子也打着公益的名义,以“公益项目投资提现”“任务佣金”“捐赠返现”等名目进行虚假宣传,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谨防落入不法分子圈套。

不法分子如何一步步地设置陷阱?

第一步,引流拉群。不法分子通过短信、社交软件、短视频等平台广泛发布广告,打着“足不出户、日进斗金”等宣传语,或者以“红包群”等为引诱,将受害者拉进“做任务”的聊天群。第二步,小额返利。不法分子在群内发布任务,包括在社交平台给账户点赞、向指定的慈善机构捐款等,让受害者误以为自己参加的是正规活动,待受害者完成“任务”后,不法分子可能会“自掏腰包”向受害者发放小额返利,以此骗取受害者进一步信任。第三步,诱导下载刷单APP。不法分子安排“托儿”在聊天群内不停发布获得高额佣金的截图,怂恿受害者下载指定APP完成“进阶”任务,受害者完成的任务金额越高,APP中显示的“佣金”积累就越多,而其实质是以“任务”为名诱导受害者向指定银行账户转账汇款。第四步,卷款跑路。当受害者想通过APP提现时,不法分子还会以“任务未完成无法提现”等理由诱骗受害者加大投入,待受害者反应过来时,不法分子已经卷款消失。

在此次,提醒广大消费者,凡是需要先行充值、垫付资金的“刷单”都是陷阱,对于所谓的“轻松挣大钱”等话术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轻信,不盲从,切勿点击不明链接,不下载、使用渠道不明的APP,进行转账汇款前一定要多加核实、谨慎操作,以免上当受骗。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