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晚晴·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咱厝中医来开课

聊聊冬季脾胃如何调养

时至初冬,此时的天气渐冷,夜渐长,昼渐短,天地之间阳气衰,阴寒生,万物萧条,景物凋零。历年来,在这样昼夜温差大、冷暖多变的季节里,脾胃病科门诊“胃病”的病人也会逐渐多起来。据悉,此时也是医院“胃镜室”较为忙碌的时节。

“几乎每次值班时,总有溃疡出血的病人需要紧急内镜下止血。”晋江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医生蔡喆坦言,这是因为秋末冬初,胃肠道对寒冷刺激较为敏感,特别是时下食物丰盛,过食容易伤胃,患上“胃病”的也就多了起来。那么,冬季该如何调养脾胃呢?

正是调养脾胃好时机

“补胃以通降,养脾以升运。”蔡喆说,谈及中医调养脾胃的关键,从这句话就可看出个大概。

《黄帝内经》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说明脾胃的重要生理作用。因此《黄帝内经》云:“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也就是“脾胃为后天之本”的说法。叶桂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谈到“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生动说明了脾胃的生理特性。所以中医在调养脾胃时,应该遵循“补胃以通降,养脾以升运”。值得一提的是,中医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冬之交是调养后天之本——脾胃的好季节。

“脾胃虚寒”者如何调理

你是否在秋冬季常常出现腹部冷痛,喜温喜按,得温痛减的症状?你是否存在怕冷、四肢不温,一吃寒凉食物就出现腹泻、肠鸣不适的情况?蔡喆解析说,这类症状中医称为“脾胃虚寒”。对于这类人群,在调养时,要注意不吃生冷食品。比如早餐为了减肥,吃生菜水果沙拉、喝冰美式咖啡等。当然,在其他时间段内,肆无忌惮地豪饮冰啤酒、冰饮料也是不对的。建议也不喝绿茶、不吃冰箱隔夜菜。

谈及“脾胃虚寒”的日常调理,蔡喆提供了满满的干货建议。他表示,“很多人都没注意到的一点是,其实市面上有很多凉茶,其性偏凉也是不适合‘脾胃虚寒’者饮用的。这类人群,主要是要记住,忌食生冷,温补养胃,宜进食温补脾胃之品。比如,用高丽参炖瘦肉;用上品梅花鹿茸2~3g炖鸡,一周2次,可有效振奋脾阳。还可用砂仁、白蔻仁、川贝各4g,胡椒3g,布包放入猪肚或者羊肚中,炖服。其次,我们厨房用的调味品如姜、葱白、桂皮、丁香、花椒等都是辛温之品,可起到温补脾胃、化寒散湿的作用。红糖、龙眼干、羊肉有温补脾胃的作用。这些都是可以吃的。”

艾灸按摩可温补阳气

想在家自行调理脾胃,该怎么办呢?蔡喆建议,大家可以在家艾灸。比如艾灸“关元穴”,也就是平时我们常说的“丹田”。“关元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四寸。在人平卧时,右手四指并拢放在脐下,手指下沿与腹正中线交会处,可直接灸, 或用姜片(0.3cm左右)放在关元穴上艾灸;每次灸15分钟,一周2-3次;持之以恒,可达到温补阳气、排寒祛湿的目的。简单方便,读者朋友可操练起来!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