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亦不例外。围绕安平桥推出的新品大秀,以城市文化为基,宣传文物遗产及文物保护,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用“一座桥”来讲故事。
出于对秀场搭台的安全技术考虑,王俊宏多次到安平桥考察。每当站在安平桥上,看着石板桥拼接的痕迹,他总会有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恍惚间,历史便壮阔地呈现在眼前。
在吴金鹏看来,对于安平桥这个世遗点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活化利用。利郎以安平桥作为出发点,对接历史、传承古今,对在地文化的传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来没有人做过,这就是突破。”
没有传承,品牌将失去灵魂;裹步传统,品牌将停滞不前。创新,是最好的文化传承。
“利郎在做的很多事情,跟古桥过去的辉煌历史一脉相承。利郎的品牌、DNA便来自成长的这片土壤。”余燕认为,品牌在不断升级的道路上,不光要向前看,也要向后看,在历史中寻找灵感。
在中国时装和生活方式KOL晓雪看来,时尚界是一个充满创意与变化的领域,流行趋势时刻在变迁。但有一种力量却始终贯穿其中,那就是历史和文化。时尚不断演变,但文化传统却应该一直延续。
是文化的也是经济的
这几天,古厝里,时光慢,戏正浓,中外来宾交流碰撞出的火花甚是璀璨。来自国际大体联、中国大体协、2023年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裁判组、20支参赛队伍的500多名中外来宾前往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梧林传统村落等,一同赏美景、品古韵,感受浓浓闽南风情。一颦一笑一回眸,文化交流便如晋江里的涟漪,荡漾开来。
“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也是第一次听传统戏剧,感觉很新鲜。”来自罗马尼亚蒂米什瓦拉西部大学的Pitigoi Razvan开心地说,很高兴借着比赛的机会来到晋江,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感觉非常棒。
为什么是晋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滋养了一批不断成长进取的企业。这其中,利郎就是典型代表。
“借rapper走秀事件为媒,我们在发布以安平桥为灵感的系列新品,扩大安平桥IP影响力的同时,更希望带动当地文旅消费,让更多人感受世界文化遗产城市泉州的文化魅力。”王俊宏言语间满是诚意。
利郎集团总裁王良星表示,安平桥的建筑简约之美,和利郎2002年提出的“简约不简单”品牌理念相契合。利郎希望借此让大众看见文化利郎的同时,让沉睡的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让更多人了解世遗之城的文化魅力。
利郎的诚意,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上。
9月27日,出于对在地文化的保护使命,利郎携手晋江市文旅局,向晋江市文物保护基金捐资200万元。利郎也是首家向该基金捐款的企业。
“安平桥在建桥阶段,就是靠大家共同出钱修建的。明清时期,这座桥陆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都是靠社会各界共同出力修缮的。这一次,利郎率先带头捐赠,这种做公益的行为也是慈善文化的传承。”吴金鹏认为,利郎作为知名企业起到了带动作用,让文物保护走向了公益化、社会化。
到安平桥,看的是秀,感受的是文化。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对此深表认同,“安平桥不仅是泉州的文化名片,也是重要的文化古迹。我国文物保护形势严峻、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以利郎为代表的民族品牌,在保护行动妥善进行的基础上,围绕‘安平桥’IP开展工文旅商深度融合,可带动当地文旅消费与经济增长,全面提升安平桥的精神价值及社会影响力,带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民族文化认同。”单霁翔希望有更多企业、品牌及社会人士关注古文物保护,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在安平桥,文化与经济总是相伴相成。
9月29日—10月1日,“宋元安平 市井烟火”中秋文创市集在安平桥景区热闹开市。这一包罗了各类晋江特色美食、文创产品的创意市集,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前来“赶集”。
“这个市集有很多安海乃至晋江的地道美食、伴手礼及文创产品,不用到处走,在景区里就能看美景、品美食。”土生土长的安海人黄珊珊说,该文创市集不仅方便了游客,带动了旅游消费,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这次文创市集共吸引了40家展商参与,包括晋江旅游协会伴手礼分会及安海本土文创商家、知名企业,涉及美食、伴手礼、文创产品、玩具、农副产品等,涵盖了不同年龄段群体的需求,让市民游客对节庆活动的参与感更强。”安海文创协会秘书长杨怡鑫介绍。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人间烟火,到琴棋书画诗酒花的精神享受,安平桥散发的是文化魅力,也是文化与产业的融合体。
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平桥根植于海丝文化,在包容与开放中挥洒中国风与国际范。
行走安平桥,不仅可感受晋江,更可品读中国。传统与时尚、中国风与国际范的融合,让晋江韵味无穷。
循古而来、向新而去。这既是回望历史、解码文化的生动实践,亦是拥抱未来、拥抱世界的精彩瞬间。秀的时间或许短暂,但从这里绽放出的光芒长久闪耀。以安平桥为介,越来越多人走入晋江,晋江的人文经济在这里与时代融合、以创意表达、向世界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