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b版:健康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晋江市医院重症医学科:

以真情点亮生命之光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优化就诊流程、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成为医院的重点工作之一。日前,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印发《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医院各科室积极响应,以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目标,坚持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全面梳理医疗服务流程,充分运用新手段、新技术、新模式,打通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堵点难点,推动形成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体贴的中国式现代化医疗服务模式。

他们很欣慰: 及时挽救病榻患者生命

“被车撞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估计没命了!感谢医生把我从‘阎王爷’手上拽了回来。要不是有你们高超的医术,加上护士们白加黑的照顾,我怕见不到儿孙了!感谢救命之恩!”患者陈大爷在出院前激动地说,一再感谢着晋江市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工作人员。原来,陈大爷由于车祸致全身多发伤被送至医院救治,转入ICU后,医护人员经过长达20余天的奋力抢救,他终于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患者以性命相托,我们必当全力以赴。”在谈到ICU护理最艰难的工作时,该科室护士想起了一名35岁、因脓毒血症转入重症医学科监护治疗的患者王先生。“那个患者体重达200多斤,一个多月,我们每天为其喂饭、吸痰、翻身、清理大小便、换床单……体重太重,翻身特别困难。后来患者康复,我们感到很欣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他们很理解:室外“守护人”的牵挂

据记者了解,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都是危重患者。由于科室的特殊性,家属无法随时进出探视,家属心情紧张、情绪烦躁时有发生。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晋江市医院ICU的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时、病情稳定期,总是不留余力地结合专科特点,从生活、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与家属进行充分、积极的沟通交流,运用人文力量促进医患和谐。

关注家属的情绪之余,该科室不忘落实优质护理服务评价标准,制定ICU规范化交班流程,记录患者24小时的病情变化,出入量、意识、皮肤、管路、饮食、排泄、液体、泵入药、治疗使用的仪器设备等。为顺利做到无缝交接,该科室采用“护士长—责任组长”模式,每日进行督查,确保患者就医环境安全舒适,床单干净整洁。“病人健康,才是家人和我们医护人员共同的心愿。”

他们很执着:室内“救护人”的责任

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家属不能无时无刻在身边陪伴,全科医护人员便“齐上阵”,为患者带来温暖。“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不仅用娴熟的技术,更用仁爱之心去医治和护理患者。

有时,重症病房里的某位患者已处于恢复阶段,意识清醒,却因气管插管或其连接仪器设施,不能说话和活动。“哪里不舒服,需要什么,想做什么,想给谁打电话,你就写在这里,我们尽快为你解决。”医护人员敏锐地观察,满足他们的需求。在这里,温和的阳光透过窗户,有青年男子在病床上从容地看书,有花季少女静静地写写画画,有年迈的爷爷看着亚运会视频开心地笑着,有孩子和护士一起讲故事,有特殊的生日会……

一直以来,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本着救死扶伤的天职,在看似冰冷的规则背后,秉持对患者的大爱日日进行着专业而不凡的工作。他们的每一次坚持,都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谈及重症监护室,很多人都会心中一紧。但我想分享的是,其实这里,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未来每一天,我们医护人员,依然会为每一位患者全力以赴,守住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副院长陈名智说。

重症医学科

相关链接

重症医学科即ICU,是医院最特殊的科室,在大众眼中充满神秘感。长久紧闭的大门,将世界分成了两半——门外是焦灼的牵挂,门内是与时间赛跑的殊死搏斗。在这里,虽没有刀光剑影,也不见枪林弹雨,却荆棘密布、险象环生;在这里,医护人员用精湛的医术、温情的守护,点亮着患者生命的星火。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