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上接1版)

互动 政企学共振开先河

“改革开放之初,晋江党委政府就敢为天下先,以历史使命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带领晋江的企业摸着石头过河。”恒安集团总裁许清流说。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这首脍炙人口的闽南歌曲,浓缩着第一代企业家辛苦拼搏的汗水。

从“高产穷县”到“经济强市”,改革开放以来,老一辈晋江人从发展乡镇企业起步,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坚韧的毅力与强大的执行力,一步步把企业发展壮大。

然而,时代的快速发展,一波波新浪潮不断拍打着从田间洗脚上岸的“草根商人”们。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全球贸易大门开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让这些原本文化程度并不高的企业家倍感迷茫。

“因为历史原因,老一辈企业家在基础知识的储备方面先天不足,就如我的父亲许连捷先生以前经常自谦自嘲,说自己‘小学没毕业’,当不了‘博士’当‘博土’,只能边做企业边学习。”许清流回忆道。

空有“爱拼敢拼”已然不够。如何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扶一把、拉一把”?晋江党委政府也一直在思考。

彼时,晋江已意识到初代企业家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的“短板”,探索与一流高校联合举办总裁班,为企业家集中“充电”,帮助他们把握宏观经济走向,增强战略决策能力,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决定办班前,我们进行了大量调研,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走访了近30名企业老总和5名经济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广泛征求意见。”参与总裁班筹备工作的晋江市人社局办公室主任施能善回忆道,经过反复衡量,最终确定与北京大学开展合作。

由于定位精准,首期招生简章一经发布,便得到晋江企业界的积极响应与热情参与,原定一个月的招生时间,仅一周就全部招满。

“课程安排得很紧凑,每天都收获满满。那也是我创业多年后,又一次踏入校园当了一回学生。”晋工机械总经理柯金鐤说,二十年前的北大之旅让他静下心来思考企业遇到的问题,同时通过与业界精英的交流,也进一步理清了企业的发展思路。

“短短15天的学习,对我而言犹如经受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洗礼。”蔡金垵说,他感受最深刻的是,北大总裁班提供了让经济学理论来检验创业实践的契机,让他从之前草莽状态的“盲区”走出来,纠正了诸多错误的经营理念,也让他有机会重新梳理生产、研发、企业文化、销售模式、人力资源等环节,帮助企业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在“半山腰”重筑新起点。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由地方政府与高校合作办班,并根据学员特点设置课程的模式,在当时属于全国首创。首期总裁班结束后,很快在晋江企业界产生巨大反响,进而在晋江掀起了企业家学习“充电”的热潮。

此后,依托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名校,晋江先后举办8期总裁班,累计有398名规模企业的总裁和高管参加了培训,对建设一支高素质、学习型的企业家队伍产生了深远影响。

华宇集团董事长柯文新参加了第八期总裁班。回忆起那段珍贵的时光,他直言,在总裁班的学习中,“真真正正学到了东西、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华宇的发展明确了战略、指明了方向。”

如今,在数字经济新时代,华宇率先在行业开启数字化变革,推动智能化生产,成功将大数据转化为最新的生产资料,再一次获得了发展的领先身位。

蹚过创业泥流的晋江初代企业家“宝刀未老”,二、三代创业者也风华正茂。

站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晋江企业该如何延续发展?新鲜的人才血液从哪里来?又由谁来不断创新驱动企业向前?

晋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人才是城市发展的腾飞引擎、战略资源。人才强则城市强,人才兴则城市兴。

近年来,晋江市充分发挥政企互动作用,在全国县域首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行动“领航计划”、产业升级“启航计划”和博士助推产业创新升级“远航计划”,精准培育新生代企业家,推动企业与博士人才深度融合,从战略上引导民营企业家转型。

2021年,晋江顺应产业发展需求,开设青年企业家混沌创新班,系统性开展创新思维系统课程培训,开启青年企业家人才培训的2.0时代。

人才是第一资源,企业家更是稀缺人才。今年,晋江市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决定,将每年11月1日确立为“晋江企业家日”,后在晋江市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11月1日同步确立为“晋江人才日”,以一座城市的名义,致敬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企业家和人才。

二十年来,传承弘扬“晋江经验”,良好的政企互动已经成为晋江的“金字招牌”。

立足建设“有为政府”,更好服务“有效市场”,晋江市委、市政府全力当好引路人、推车手、服务员,大力支持民营经济走向更广阔舞台——从当年引导企业重质量、打品牌、谋上市,到如今的创新驱动、“数智转型”,从每年召开企业创新大会,到定期组织党政企考察团到先进地区对标学习,每到发展关键节点,党委政府总能及时为企业明方向、定航标、添动能,促进企业更具活力、更重创新,实现政企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柯金鐤告诉记者,近年来,晋江党政机关积极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数智化转型,帮助企业转换发展动能,“政企携手同心,在新一轮发展中积极抢占先机,推动企业迈向下一个发展能级,也推动了产业高质量发展。”

许清流说,“二十年前的北大总裁班,开启了晋江‘政企学’同频互动的成功实践,也深度培养了民营企业家的经营能力和决策能力,积蓄了晋江的发展后劲。”

再出发 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

从“敢为人先”到“善为人先”,这是晋江企业家北大问道的共同收获。

“终身学习既是外部环境给的压力,也是企业家和管理者保持先进知识和充足动力的最大资本。”许清流认为。

作为“老班长”,历经二十年,周永伟对学习的重要性极为认同。“晋江的许多创二代很多是留洋回来的,他们思维更灵活、眼界更宽广,可以通过跨界、联合等多种形式帮助企业发展。”

如今,新一代创业者、左右力量品牌创始人丁仁豪在中国鞋都陈埭开启了晋江青年新的创业故事。

“‘00后’喜欢什么颜色,我们就造什么!”“文化元素、价值认同、社交属性,这些都是新的关键词,也是机会所在。”“我在做一件充满价值感的事,这是我从父辈身上感受到的热爱!”——作为“混沌晋江班”的学员,丁仁豪充满了激情,分享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如今,在专业运动配件赛道上,左右力量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最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新生品牌之一,在专业篮球运动袜品类上,更是异军突起。

蔡天守对新生代创业者十分看好。他认为,在老一代企业家分享的经验中,新一代企业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国际化思维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更好地运用到实际。

不久前,利郎举办了一场数字艺术展,其中数字艺术让利郎的产品增加了更多附加值。事实上,一直以来,利郎都在探寻服装与艺术的关系。王良星认为,做服装就是做艺术。十多年前,他便提出“把时尚艺术创意进行到底”。

而作为年轻一代,从小对服装耳濡目染的王俊清早已对时尚艺术产生浓厚兴趣。

这种新的追求渗透进王俊清的血液中。“从我父辈起,我们就秉承一个理念——一定要扛过枪才能打好仗。所以,我刚进公司时,卖过衣服,给客户量过身、缝过裤脚。”王俊清说,这些都成为其做万肃的宝贵经验。“怎么才能做个主流品牌,成为万肃的方向,也是我的目标。”

拥抱新生代消费者,迈向时尚艺术,在专业科技、细分赛道上,晋江民营企业持续领跑加速。

过去半年,晋工新能源在业界连续打出了“组合拳”:行业首款量产12吨位电动轮挖、行业首台量产串联混动装载机、行业首款量产电动叉装机等新能源工程机械产品,在节油率、动力性、绿色环保等各项指标上实现突破,继续颠覆传统燃油工程机械行业……

“创新是发展的永恒动力。”柯金鐤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第一推动人,深有感触,“紧跟国家科技创新数字化浪潮,我们提出了差异化创新战略,坚持每年拿出年销售额的3%作为创新专项经费,制定创新奖励机制。这给晋工带来了竞争力,也带来了更好的未来。”

“只有更多从‘0’到‘1’的创新,才能让品牌真正有核心竞争力。以创新带动民营企业发展,是晋江企业参与国际和国内竞争的必由之路。”丁世忠认为。

牵手世界五百强企业吉利汽车,天守超纤也走出了新路径。近年来,吉利推出的某款SUV首搭“秘密科技”——抗菌方向盘引起了极大关注。方向盘包裹的,正是天守超纤生产的生态环保抗菌方向盘超纤皮革。

天守超纤曾做过这样一个测试:上午9点,剪切出几块方向盘上的天守超纤抗菌皮料,分别滴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并放置在常温箱(非无菌环境),进行培养及观察。实验结果显示,该材料抗菌率达到99.99%。

“晋江企业一定要想方设法加大研发投入,克服技术上的问题、突破卡脖子的难题,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为建设民营经济强市贡献力量。”蔡天守说。

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咬住实体经济不放松是晋江企业家守正创新的根本。“脱离了实体经济谈创新发展,就容易走偏路。特别是面对当前的发展难题,更要坚守实体,同时靠创新来破解。”信泰集团执行董事许金泰说,信泰多年来始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理念,以单聚焦、多品类、全球化为核心战略,加速打造面向未来的纺织创新产业链。

2015年,信泰率先在晋江企业中启动数字化转型,并通过内部的转型经验和数字技术的积累,为产业数字化赋能。如今,信泰正在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前进,通过对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新应用场景等方面的创新,推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作为休闲食品行业的领头羊,盼盼食品“二代”蔡丕鹏从业务员做起,如今的他在盼盼孵化出迦那食品椰乳B端原料新项目。“大多数项目在集团内部都是从零开始,我感谢父亲对我的培养和容忍。”蔡丕鹏说,这十年的锻炼经历,让他更加体会到了坚守实业的不容易,“完全靠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诚信拼搏、超越创新干出来的。”

站在新的征程上,和众多晋江青年企业家一样,蔡丕鹏深感责任重大,“我们会以‘晋江经验’为指引,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砥砺奋进,积极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9月6日,中共晋江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举行,全会审议了《关于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勇当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主力领军,全力建设中国民营经济强市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要推动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激昂创业豪情、激荡创造热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晋江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今天的商业环境,与二十年前我们在北大读书时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时代更加呼唤企业家精神。”丁世忠表示,要保持创业初心,坚定信念,创新发展“晋江经验”,聚焦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一定能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贡献更多积极向上的力量!”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