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小记者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参观非遗馆、体验福船制作

沙塘中心小学小记者扬帆启新程

本报讯 (记者 蔡红亮 通讯员 王萌芬 蔡雅云 郑紫琼) 南音、福船、高甲、木偶……作为闽南文化重要的传承区域,晋江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新学期伊始,晋江新塘沙塘中心小学组织小记者走进晋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开展“非遗文化永传承,福船扬帆启新程”2023年秋季首场研学活动。

非遗馆以“人文记忆 璀璨晋江”为主题,将展区分为序厅、主展区及结语三部分,其中主展区包括城韵、家味、匠心等三个部分。步入馆内,大家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时空隧道。展览厅内陈列着千姿百态的非遗艺术品,制作精巧和细腻,让小记者们啧啧称奇。导游声情并茂地讲述着非遗项目的起源和发展,小记者们听得入迷,仿佛触摸到了古老技艺的心跳,感受到了蕴含其中的智慧和力量。

走出非遗馆后,小记者们来到了研学室,体验非遗魅力。工作人员通过主题视频宣讲、有奖竞答等方式,更好地让孩子们了解福船制造的内涵及传承意义。随后,小记者们开始亲自打造属于自己的福船。充满挑战性的制作活动,让大家不仅认识到动手实践的重要性,更体会到只有勇于吃苦、敢于实践,才能收获成功。最后,小记者们在福船上写下自己新学期的目标——福船扬帆启新程。

小记者感言

福船制作既考验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要做到细心观察。经过不懈努力,我成功完成了福船制作,并在福船上写下了新学期目标。谢谢老师送给我们不一样的“开学礼”。王慕妍(四年2班)

通过这次活动,我真切地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它凝聚了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杨梓晴(四年4班)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了许多非物质文化,还亲自动手做福船,了解福船的构造。古人可真伟大,有智慧。我们也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吴梓萱(四年1班)

在晋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里,不仅可以欣赏到浓郁的闽南文化,还可以学习到更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同时也让我坚定了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决心。

王英达(四年1班)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