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宁 丘天
激发活力 提振信心
上个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晋江经验”首次写入中央文件。庄聪生认为,这对晋江而言既是激励又是鞭策,既是荣誉也是责任。要深刻认识和领会其重大意义,不断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全力建设中国民营经济强市。
民营经济是晋江发展最鲜明的特色。当前,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庄聪生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晋江要抓住机遇,创新发展“晋江经验”,谱写“晋江经验”新篇章。发展才是硬道理,晋江要正视“前有强手、后有追兵”的发展态势,赶超争先,不断做大经济总量。
庄聪生表示,要发展民营经济,继续用好管用的经验做法,不断探索、多措并举,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家亦大有作为。泉州民营经济的发展要靠广大民营企业家,要树立创业荣耀的价值导向。”庄聪生指出,立足“晋江经验”写入中央文件的契机,要提高市场主体的信心和预期,进一步提振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全力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要讲好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故事,形成“人人献计、人人献策”的良好发展氛围。
造好环境 以商引商
“营商环境的优化是永无止境的,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而且人人、处处都是营商环境。”庄聪生指出,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和凝聚力,要营造“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今天的竞争,某种意义上就是营商环境的竞争,好的营商环境能够“以商引商”。
以人才为例,庄聪生认为,吸引人才要有切实的措施,“人才是第一资源,而企业家是稀缺资源。”他还分享了其他地方吸引人才的经验,如山东滨州举办了四届“人才节”,每次都有吸引人才的新举措。
优秀人才助益产业发展。庄聪生认为,福建有很多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能源消耗型的传统企业,要赋智、赋能、赋值,特别要对其进行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转型,对关键工艺、关键技术、关键设备进行改造升级,让他们在智能化转型中“脱胎换骨”。
在庄聪生看来,现在哪个地方发展得好,与该地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密切相关。他建议,地方政府要培养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配套专家”企业,引导企业在某一专业领域做到极致,做成细分领域行业的龙头,并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泉州人。”除了产业发展,庄聪生还结合泉州外向型企业较多的特点提出了他的建议。他分析,当前,泉州外贸企业面临一定的挑战,企业要敢拼会赢,精耕细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深挖东盟等地的客户,开拓新的市场。
健全机制 护航发展
“《意见》全方位营造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营商环境和社会氛围,给当下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保驾护航,将有力地提振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增强民营企业家的发展预期。”庄聪生7月28日在《人民政协报》发表了题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新举措新亮点》的文章,他表示,《意见》出台的政策举措中,有许多新亮点、新的发展,其中不少是第一次提出来,也是经营主体长期以来期盼的举措。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