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尹琳(晋江深沪中心小学)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龙舟比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盛大活动。听说早年,我的家乡深沪也有龙舟比赛,可是为什么现在没有了呢?怀着这个疑问,我好奇地问外公,听外公娓娓道来。
外公说,晋江的端午习俗除了插艾草、水上抓鸭等,还有扒龙船。扒龙船在深沪海域上举行。每个村自己带船,一艘龙船共有11名队员,左右各5人,还有一人在船尾掌舵,控制船的方向。扒龙船时的排兵布阵也是有讲究的,第一排要长得高挑的,手长脚长腰力好;后面的体重要大一些,稳住船身;最后的掌舵者也很重要,才能保证船直线前行。当时船上没有鼓,大家一起喊“嘿咻、嘿咻”的号子来统一节奏。终点处设有旗帜,哪艘船先触线取旗便获胜。
当年的扒龙船赛事十分热闹,围观群众围了一圈又一圈,在岸上欢呼鼓舞的小孩子们更是乐翻天。遗憾的是,扒龙船在上世纪70年代停办了。之前延续百年的扒龙船为何中断了近50年呢?原来,由于当时比赛设备比较简陋,加上其他地区的海难,使得深沪沿海民众停止该项活动。
当年参与扒龙船比赛的村民如今都已是七八十岁的老先生了,大家对扒龙船扔有着期待和热情。在采访这些老先生时,我感受到我们深沪人深厚的龙船情结。作为大海的儿女,他们骨子里、血液里流淌着海上竞渡的基因,真心希望老祖宗的优良传统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延续下去,真心期许深沪的扒龙船能早日重出江湖再展雄风。
指导老师 陈晴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