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消费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野陈香时(驿路茶马):

深耕二十余载 专注高品质老茶

近年来,爱喝老茶的人越来越多,并以喝到真正的老茶为荣,以收藏老茶为趣。真正的老茶经过岁月的自然催化,有着温润的口感和香气,甘甜不涩。时光赋予了老茶价值感、艺术感及稀缺性。为了让广大小伙伴更好地了解老茶,今日,本报记者将带你走近咱厝老茶资深收藏家、野陈香时(驿路茶马)品牌创始人林时贤,探秘老茶的魅力。

品牌蝶变 痴迷茶叶

他从2000年开始接触茶叶后,就慢慢喜欢上茶叶;从业余兼职到专业全职做茶,这一切的转变都源自对茶的喜爱。他就是咱厝茶界大咖林时贤,拥有多重身份,是国家一级评茶师、晋江铁观音茶王赛特邀评委、深耕茶界二十余载,对茶有着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

2000年,林时贤开设“驿路茶马”茶叶店,只想为繁忙的都市人提供一个休闲、健康、品位的都市驿站,让广大茶友既能品到好茶,又能释放压力、舒缓心情。店里的装修、设计、摆设,简约而不简单,无论是茶盘,还是茶器的选择,都注入心血。而其推出的茶叶更是经过精心挑选、层层把关,只为茶友提供高品质的茶。在林时贤眼中,茶是大自然的珍品,喝对茶、喝好茶,不仅能让人心情愉悦,还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

当时间回到2000年前,当时市场上流行的铁观音是没有挑梗、不放冰箱、简陋包装的;2001年后,市面上开始流行方便携带的小泡茶铁观音,很多人拿着小泡茶到处斗茶,慢慢地,铁观音火了,越来越多商家追求外表制作“漂亮”的茶。林时贤告诉记者,看到市场盲目追求茶叶外表与包装而忽视茶品质时,他心里萌生一个想法,那就是做2000年以前的茶,“那时的制作工艺相对传统,而且茶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岁月的沉淀,变得更为温和,其口感、功效变得不一样。”林时贤说,正是如此,他才考虑转型做老茶。于是,他就开设一家“野陈香时”的茶叶店,专门搜罗市场上好的野生茶和陈年老茶。

专做老茶 做精做深

在野陈香时(驿路茶马),记者看到店内柜子上摆放众多老茶,有的用木箱装,有的用铝桶装。据林时贤介绍,目前,他收藏了六大品类的老茶(绿茶、黄茶、乌龙茶、黑茶、红茶、白茶),每种品类有3000~5000斤,共有2万斤,同时,种类有20~30年的铁观音、水仙、单丛、台湾乌龙茶,以及10多年的老白茶,多年的老普洱茶、黑茶、黄茶、红茶等。为了收藏高品质的老茶,林时贤经常全国各地跑,不断向资深茶农、茶界大咖学习制茶经验、收茶心得,从而提升自身鉴茶水平。

在众多茶人眼中,林时贤多年来专心致志地收藏老茶,只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老茶,实属“另类”。用他的话来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作为日常饮用的产品,既然要喝,一定要喝对的茶、对身体有益的茶。而他之所以痴迷于老茶的收藏,正是因为感受到老茶的魅力,好的老茶经过多年的储存,其内在物质会被激发,能表现出独有的价值。但是想要老茶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这需要本身收藏的老茶品质好,工艺做足做透,同时在储存的时候采用正确的方式,这样的老茶才具有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林时贤收藏的老茶除了有一些耳熟能详的茶品类外,还有一些小众茶,例如黄茶、单丛、台湾乌龙茶、六堡茶等。“绿茶类,不建议收藏。”林时贤表示,因为它们杀青的时候已经钝化了,酶触反应已经定型了,后期不利于转变,没有转变的空间。最适合储存的老茶为黑茶、白茶、黄茶类,而且要经过后期转化才能有效果。乌龙茶与红茶可新可老。收藏老茶的诀窍,就是要从对的品类茶去收藏,在对的品类当中要对的工艺,正确的工艺后期才能转变出好的东西。特别提醒,消费者不要被一些表象所迷惑,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无论是选购还是储存老茶,都要谨慎,避免入坑。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