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b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近80小时不间断

百万人次观看本报防御台风超长直播

电力抢险人员爬上高压电线杆,将一块挂在电杆上的广告灯布取下。本报记者 陈巧玲 摄

从厦门赶来支援的中国安能专业救援队队员,全力清理路面倾倒的绿化树。 本报记者 陈巧玲 摄

晋江水务集团工作人员在世纪大道沿线清理下水道。本报记者 秦越 摄

本报讯 (记者 林宜男) 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来势汹汹。本报全媒体演播室第一时间组建直播团队,在微信视频号开通“防御台风‘杜苏芮’超长直播”,截至昨日记者发稿时,本次直播已持续进行近80小时,在线观看人数达百万人次。

“台风越来越近了!距离泉州不到550公里!”27日上午8时过后,泉州市防指启动防台风Ⅰ级应急响应。本报新媒体值班编委立即布置,拿起手机拉了一个“台风一线直播”微信聊天群,火速集结本报36名记者,分派8路4个固定机位和多个移动机位,实时连线播报。

“手机横屏拍摄。”“好的,我听到你的声音了,可以开始播报现场情况。”记者手上的手机,既是直播信号源,也是信息接收口。在演播室的导播间里,后方导播和前方记者就在这样一来一回中,将一条条来自晋江各镇街、村(社区)的防御台风信息现场播报。

昨日上午9时55分,台风“杜苏芮”在晋江沿海登陆。此后,演播室主持人先后和位于气象台及各镇街的前方记者进行连线播报,第一时间为读者送上动态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直播是本报演播室大屏投用后的直播“初体验”,本报主播在大屏前和记者实时连线对话,其中最长一次连线是与身在东石安置点的前方记者交流,全程持续了12分钟,分别采访了安置点的群众和驻守的村干部、工作人员等,动态呈现了一线防御台风的工作场景。

早在25日,本报微信视频号就开启了台风路径实时直播。随着台风步步逼近,本报开设2路定点直播和42路图像直播,并投入更多采访力量参与报道。

除了与前方记者的现场连线,直播画幅中还有台风动态路径及晋江城市固定机位的实时画面。本报的直播也被央广网、福建日报、东南网、厦门日报等多家媒体转载转播。截至记者发稿时,“‘杜苏芮’超长直播”已连续进行近80小时。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