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泽宇 陈巧玲) 如何判断水质的好坏?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含义?7月21日,晋江经济报组织40名小记者走进磁灶镇苏垵村,开展“晋小禹”暑期实践活动。活动中,“晋小禹”漫步九十九溪苏垵河段,通过形式多样的小实验和动手环节,了解水的特点,增强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这边的溪水好清澈啊!”当日上午9时,“晋小禹”在苏垵村集结。看着眼前的九十九溪,他们不由地发出阵阵惊叹声。活动一开始,在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暑期实践团队的带领下,“晋小禹”走进河长制主题公园,学习关于河长制的知识,探索关于水资源保护的奥秘。
随后,“晋小禹”漫步于九十九溪苏垵河段,一边欣赏自然和谐的生态景观,一边进行着水质检测小实验。实验开始了!只见老师拿出两杯水展开实验,其中一杯是现场取用的河水,另一杯是纯净水。滴入检测试剂后,两杯水显示出了不同的颜色,立马勾起了“晋小禹”的好奇心。
“大家看,这杯河水变成了紫色,而纯净水变成了蓝色。紫色的这杯河水代表含有钙镁离子,如果人体摄入过多就会生病。”活动中,老师通过钙镁离子实验、酸碱度实验、亚硝酸盐实验、水活性实验等趣味小实验展开科普宣讲,让大家对水质有了进一步认识。
水质检测实验过后,“晋小禹”还迎来了一场“沉浸式”的体验——通过体验黏土作画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活动中,“晋小禹”一边在泉州幼高专“河小禹”暑期实践团老师的讲解下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层含义,一边动手用黏土捏制出一幅幅生动的海洋生物画作。
经过此次暑期实践活动,“晋小禹”们见证了水在化学反应中的奇妙变化,也感受到了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为保护河流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要珍惜和节约用水。
据悉,此次活动由晋江市河长制办公室、晋江市水利局、磁灶镇人民政府、晋江自来水公司主办,晋江经济报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活动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现场科普宣教、动手实验和作画等方式,增强大家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充分发挥实践在青年成长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小记者感言
水是生命之本,任何生物都离不开水。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眼泪,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共同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刘瑀琪(晋江青阳普贤小学)
活动中,老师们就地取水进行水质检测,让我们对如何保护水资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了什么样的水才是干净的。接下来,我要积极参与守护河流的行动,为水资源保护贡献力量。
叶昕雨(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海丝校区)
原来像每个班有班长、每个组有组长一样,每条河也都有河长。河长又分村级河长、乡镇河长和总河长,这样层层管理把家乡的每一条河流都变得清澈见底。
王舒菡(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