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b版:生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关爱女性身心健康

咱厝医生给出中医辨证疗法

月经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据了解,月经的发生是子宫内膜增生、分泌,在没有受精和孕卵着床的情况下内膜衰萎、脱落而发生的出血。“月经过多,感觉每次经期身体都非常虚弱。”“上了年纪,月经量越来越少了,想咨询下医生,会不会影响二胎。”“痛经是家常便饭,能通过体质调理减少疼痛感吗?”……在临床中,相关科室的医者基本上每天都有被患者提问的经历。面对各种各样的健康疑惑,医者一般怎么说?让我们到晋江市医院梅岭院区一探究竟。

月经失调困惑多

在临床中,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妇科疾病中的一种,临床表现为月经期紊乱和经期出血量、颜色、质地异常等,以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症状为特点的一类疾病。患者不仅在生活和工作上受到约束,在心理上也会产生焦虑、抑郁及急躁等不良情绪。除此之外,月经不调也是造成不孕的原因之一,应引起重视。

“一般健康女子到了13~14岁左右便会开始来月经,而第一次来月经被称为初潮。月经初潮的年龄会受地区、气候、体质、营养及文化的影响而提早或推迟,因此,我国女子初潮年龄早至11周岁,迟至16周岁,都属于正常范围内。”该院中医康复科科长许火燃介绍,大家可根据“月经正常的5项判断标准”来进行自查。

比如,若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质、经色有异,并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的疾病,就可以称之为“月经病”,也就是月经失调,应立即就诊。

月经病症状:包括月经过少,月经过多,月经提前,月经推后,经间期出血(排卵期出血),经期延长,闭经,崩漏(通俗认为是月经失调比较严重),痛经,月经前后诸症(经期前后头痛、乳房胀痛、心情不好),更年期、青春期月经失调等。对照到西医诊断名称,即为:异常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减退,卵巢早衰,闭经,痛经,高泌乳素血症,经前期综合征,绝经综合征等。

中医辨证治根本

“请关注您的月经变化,及时了解您的健康问题,有异常及时就诊,中医辨证疗效好。”许火燃提醒,除常见的痛经、经血量过多或过少、经期延迟、经期延长、经期(也称行经期)时间异常外,大家也应关注自己是否有经血颜色异常、不正常出血等症状。

那么,什么是产生月经病的原因?许火燃坦言,中医认为,月经病发生的主要病因是外感邪气,如寒、热、湿气、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还有体质因素等导致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导致冲任二脉的损伤,引起月经病。而中医在治疗月经病上,有其独特特色及自身优势。

“中医看病,重点在综合分析月经的期、量、色、质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症状,同时结合全身症候,运用四诊八钢,灵活运用中药调节患者气血阴阳,达阴阳平衡、冲任健旺,调节子宫内膜血供,从而使月经恢复正常。”许火燃解析说。“一般来说,可通过中医内调和中医外治来进行月经病的治疗。中医调经除了口服汤剂效果佳,纯中药治疗疗效持久、稳定;而外治方面,通过督脉灸、八卦灸、穴位贴敷、足浴,都能达到暖宫散寒、调养气血、延缓衰老的功效。”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还特邀了原泉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理事、福建省针灸学会理事、泉州市针灸学会副会长林志苇(女),到晋江市医院梅岭院区门诊坐诊。林主任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一线,撰写学术论文40余篇,尤为擅长运用中医针药调理人体五脏六腑气血阴阳,擅长脾胃、风湿痹痛等常见或疑难疾病的诊治。坐诊时间为每周三、周六9:00—11:00。有需求的患者朋友,可来了解咨询。

月经正常的5项判断标准

相关链接

月经周期:一般为22~35天(月经第1天至下次月经第1天间隔时间为月经周期,以28天为标准周期,提前或推后7天以内都属于正常周期)。

经期:指每次行经持续时间,正常者为2~8天,多数为4~6天。

经量:指经期排出的血量,一般行经总量约为20~60ml;经期每日经量,第一天最少,第二天最多,第三天较多,第四天减少。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

经色:指月经的颜色,正常者多为暗红色;由于受经量的影响,所以月经开始时的颜色较淡,继而逐渐加深,最后又转呈淡红。

经质:指经血的质地,正常经血应是不稀不稠,不凝结,无血块,也无特殊气味。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