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锫雯(晋江龙湖强民小学三年2班)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民歌唱的就是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我又想起了我第一次包粽子时的场景。
那是去年的端午节。这天,妈妈买来粽叶,端出泡过的糯米,洗好豆子,准备开始包粽子,我自告奋勇要帮妈妈包粽子。可是,我不会包粽子,只能向妈妈求助:“妈妈,能教我包粽子吗?”妈妈亲切地说:“可以呀,你要学好了。”只见,妈妈先挑出一片干净的粽叶折成三角形,然后挖几勺糯米放入粽叶里,放上一两颗香甜可口的小红豆封顶,最后拿绳子捆几圈就做好了。
我有模有样地学着妈妈的动作做了起来,把粽叶对折,捏紧一个小角呈漏斗型,然后往里面加糯米、肉、红豆,但我包好了一端,另一端就漏了,两端都包好了,中间又碎了,“哎呀!”这时,我垂头丧气,真想放弃。看着容易的事,做起来怎么这么难。妈妈说:“你别着急,慢慢来,把粽叶捏紧了。”过了一会儿,我成功了,心里开心极了。
开始蒸粽子了,我十分期待,特别想尝尝自己包的粽子。过了一会儿,粽子好了,我不管粽子烫不烫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真香啊!
吃完粽子,哥哥问我:“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我说:“当然知道,那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我不仅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爱国诗人的深切敬意,还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指导老师 施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