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经
在育儿的过程中,家长就像在升级“打怪”,虽晋级不断但仍有更多的挑战在后头。面对接踵而至的困惑、难题,你是请教老师、专家,还是老一辈?或是翻开育儿书籍捞一捞有用的知识点?然而,也有部分家长在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摸索出一些靠谱的育儿智慧锦囊,快来收下这些干货吧!
再过半个月,孩子们将迎来期盼已久的暑假时光。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家长们又要开启“斗智斗勇”模式了。假期里,如何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呢?怎么做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本期,“育儿经”栏目邀请晋江市星星实验幼儿园的家长吴炜婷,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实用的育儿干货,一起来看看!
关注生活小确幸
比起和“熊孩子”斗智斗勇,很多时候孩子带来的快乐大于劳累。“记得有一次,我给孩子做好了蝴蝶面,他一边吃得津津有味,一边不忘给我点赞。随后,我去厨房给自己煮面吃,孩子就问我:‘妈妈,你在干嘛呀?’我说我在给自己煮面,你已经有面吃了,可是我还没有。这时,他突然来了一句:‘妈妈,你辛苦了’。”吴炜婷笑着说道,那一瞬间被孩子不经意间说出的暖心话“击中”。
孩子总能触动父母心中最柔软的地方。闲暇时分,和孩子静下心来共读一本书的时候;入睡之前,和孩子交谈说悄悄话的时候;听孩子讲话,看到他闪闪发光的眼神时……在吴炜婷眼中,这些生活的小细碎,都是能够让她产生幸福感的源泉。甚至,听着孩子一本正经地童言童语,都会让她觉得很幸福。
尝试调整育儿方式
在假期生活里,如何避免“鸡飞狗跳”呢?“每个小孩都像是一张白纸,而父母就像是拿着彩笔的创作者。最终的成品如何,看的是创作者创作得如何,而不是白纸质量的好坏。我想,即使是很普通的白纸,如果创作得足够精彩,也会令人拍案叫绝。”吴炜婷认为,育儿的重点不应是费尽心思地更正白纸,而在于提高创作的能力和方法,这也是难点所在。
在吴炜婷看来,育儿最大的难点不是如何“教小孩”,而是如何教大人“成为小孩”。“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会尽量让自己忘却大人的身份,尽量避免用命令式的语气说话,尽量做到尊重孩子。比如,有一段时间孩子拒绝刷牙,我并不会强迫他,而是和他分享自己牙疼找牙医的经历和感受,并且告诉他为什么大人要让小孩刷牙。此外,我也会用一些比较拟人化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吴炜婷说道,比如孩子叫不动时,爸爸会扮演吊车,而孩子则扮演挖掘机,当她说“吊车要带挖掘机去完成任务了”,孩子就很乐意去执行“任务”了。
改变育儿心态 学做有趣的“大人”
“我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我觉得父母的育儿能力和方法相当重要。在成为妈妈后,我也一直通过看书及育儿软件,学习如何成为更好的妈妈。”吴炜婷说道,当父母有一定的育儿认知,对促进和谐的亲子关系,有一定的帮助。
不少人在面对孩子哭闹时,会感到不知所措、烦躁不安,吴炜婷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但在学习了育儿知识后,她试着用耐心交谈替代吼叫。面对孩子的哭闹,她学会更加淡定,除了想办法让孩子安静下来外,还更加关注孩子的情绪本身。
“家长在陪伴孩子时,多学习一些育儿技巧,就能更懂得如何陪孩子玩。比如,试着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觉得他在捣乱、搞破坏。”吴炜婷说道,孩子肯定会更加喜欢有意思的妈妈,而不是只会大吼大叫的妈妈。如果放下“大人”的身份,和孩子玩到一块,那么亲子关系就会更加和谐了。
宝妈育儿干货分享
暑假马上就要到了,相信很多亲子家庭会有出行计划。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带孩子走出去,可以开拓孩子的眼界。我觉得亲子出行更加地考验父母,带娃出游除了必须注重饮食安全和出行安全外,更应关注旅行带来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赶行程。否则,反而会错过更多的风景。另外,既然是亲子旅行,可以适当让孩子参与进来,和孩子一起讨论所见、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