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蔡红亮) “原来诗歌这样写才美!”“我记住了,写诗要做‘减法’。”近日,晋江市作家协会主席吴谨程携小诗人吴桐走进永和城山小学,分享诗歌创作技巧。学校小记者慕名而来,“抢占”头排,近距离“取经”。
小诗人吴桐率先登场。“大家好,我也是晋江经济报小记者,现就读于阳溪中心小学。”一句简单的开场白,立马拉近了大伙儿的距离,让台下坐着的小记者倍感亲切。在吴桐的介绍中,小记者们了解到,眼前这位与自己同龄的小诗人7岁就开始诗歌创作,目前已创作诗歌200余首,著有诗歌集《为一棵梧桐署名》。听到这儿,小记者们不禁为她鼓掌喝彩。
“你觉得诗歌创作最困难的是什么?”“你平常写诗歌的灵感来源于哪里呢?”……小记者们的问题五花八门,吴桐都逐一耐心解答。其中,提到诗歌创作的最大困难时,吴桐表示:“我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如何让一首诗更有‘诗味’。‘诗味’是什么?永远第一次!比如我们常把老师比成园丁、蜡炬,当你再次使用这个比喻,只能说,你在重复别人的说辞,而诗歌创作需要创新,要有自己的特色,跟别人不一样,你写的诗歌就更能引起大家阅读的欲望。”吴桐的回答引起了小记者们的共鸣。
精彩还在继续,听完吴桐小诗人的分享,现场又迎来了一位“大咖”——晋江市作家协会主席吴谨程。他为小记者们带来了《意向的海洋》创意写作技巧分享。讲座中,吴谨程从“表达情意上做减法”“情思与结构上留空白”“韵律与节奏感会跳舞”“外在形式陌生化”等四个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为大伙儿传授了创意诗歌创作的锦囊。
“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情感和生活气息,行与行之间留有空白,给读者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吴谨程鼓励小记者们要学会从当下的生活捕捉诗意,写诗要有诗意、有意象、会抛字与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