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蔡红亮) 昨日,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象山校区小记者开展了一场爱的行动,前往晋江博物馆创客中心——小福木工坊,巧手制作木梳,送给最爱的妈妈,愿母亲吉祥安康。
木梳的制作材料为半成品木块,只见小记者们先是拿起铅笔在木梳上作画,勾勒出自己想要的形状。你瞧,小记者们一个个创意十足,有的画成了月牙形,有的则画成猫耳的形状,还有的在最旁边画了一颗爱心。
作画完毕后,考验大家的时候到了。大伙儿戴上专用手套,把梳子固定在位置上,根据画出的轮廓用锯条进行切割。霎时间,整个木工坊只听得见木条切割的声音。别小看锯条切割,做起来可不容易,要把握好力度,还要控制好方向。在制作过程中,就有几名小记者的切割路线逐渐偏离,原本画好的轮廓也变形了。“还好有专业老师来拯救,接下去我可得做好每个细节。”小记者王能铠笑着说道。
随后,小记者们还用搓刀打磨棱角,用细砂纸打磨划痕,全身心地投入作品的打磨中。经过1个多小时的制作,小记者们逐步制作出一把把精致的木梳。
“这是我第一次做木梳送给妈妈,祝福妈妈每天快快乐乐,越来越美丽。”拿到成品,小记者马晨曦爱不释手,迫不及待地想要拿回家送给妈妈。
当天,小记者们还前往晋江博物馆的“海天万里故园情——晋江华侨华人历史展”展馆参观,了解晋江先人漂洋过海,闯荡打拼的奋斗历程,学习华侨身上爱拼敢赢的晋江精神。
据悉,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晋江市博物馆主动融入晋江市2023年文化旅游节,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共启公益文化惠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