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b版:亲子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假期上新

传承剪纸艺术 弘扬传统文化

体验多彩非遗,弘扬传统文化。为了让更多孩子认识身边的世遗文化、非遗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由晋江经济报社主办,晋江文旅集团晋博坊·甲第项目承办的“泉州非遗文化体验之旅”研学活动精彩继续。4月29日下午,本报亲子驿站组织来自池店镇中心幼儿园、池店镇启梦幼儿园的60组亲子家庭,体验亲子剪纸活动。活动当天,晋江剪纸协会老师莅临现场,与亲子家庭开启难忘的剪纸DIY时光,一起来看看精彩花絮!

体验“镂空的艺术”

据了解,我国的剪纸艺术遗产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活动开始前,全国剪纸协会会员、福建省剪纸协会会员、泉州市及晋江市剪纸协会理事洪金枝向孩子们介绍了剪纸的由来。剪纸技艺产生于民间。很久以前,没有纸笔,劳动人民为了纪念他们的劳动成果,就用叶子、竹子刻下来。此后,劳动人民发明了纸,就用纸代替叶子和竹子,产生了剪纸的技艺。

洪金枝介绍,剪纸是一种镂空的艺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在泉州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介绍完历史之后,孩子们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孩子们剪的是五星红旗,按照老师的提示,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纸对折,剪出了四颗小五角星,之后再剪出中间大的五角星。每个步骤都要小心翼翼,每一刀都要很专注和细心。终于,五星红旗剪成了。看着自己亲手完成的作品,孩子们个个兴高采烈。

“看到这么多孩子喜欢,我感到很欣慰。”洪金枝说,这么好的非遗文化,希望能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并且将它传承下去。

“一次难得的亲子研学活动”

一把小剪刀、一张红色彩纸,就能惟妙惟肖地演绎出大千世界。此次活动,不仅收获了亲子家庭的欢声笑语,还获得咱厝幼教行业园长老师点赞。

“我们幼儿园共有30组亲子家庭参与了本次活动,孩子们在家门口便能感受到泉州非遗项目的魅力。”池店镇启梦幼儿园园长苏世荣介绍道,该园一直以来都很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有机统一,剪纸活动正是一个难得的载体,既能引导幼儿感受泉州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亲自动手体验。在苏世荣看来,这既是一次非遗文化的体验活动,也是一次难得的亲子研学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幼儿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艺术魅力。”池店镇中心幼儿园业务负责人吴景红表示,活动中既增进了亲子之间的交流,也增强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在趣味活动中领略到剪纸的艺术魅力,激发了其动手制作的兴趣。值得一提的是,剪纸艺术也在孩子们稚嫩的小手中得到传承。

家长声音

李嘉铌妈妈:小朋友平时在家就很爱做一些手工活,我也会买一些材料陪孩子一起制作。一看到幼儿园发布非遗文化体验之旅的活动,我马上就给孩子们报名了。他们剪得很用心,不一会儿,一幅五星红旗的作品就完成了。

曾斯沅妈妈:能在家门口近距离体验非遗项目,感受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我倍感荣幸。在剪纸老师的指导下,我陪着闺女完成了国旗和兔子的作品,女儿很开心,我也很开心。随后,我们还非常幸运地得到老师的个人剪纸作品——小福袋。我想,生活就像这个福袋一样,处处有惊喜。

林乐妈妈:剪纸既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也是一种综合艺术,有利于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增进,尤其对创造力、观察力、智力等方面的提升很有帮助。我觉得参加创作剪纸活动,能够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学会观察、善于观察。

唐曼雯妈妈:今天带孩子参加了剪纸活动,了解到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在老师的讲解下,我和孩子试着完成了五星红旗的剪纸作品。当成品呈现在眼前时,孩子非常开心。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