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小记者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谢谢你们的守护 点亮万家灯火”

本报小记者致敬电力工人

致敬最美劳动者·小记者在行动

劳动最光荣,致敬奋斗者。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本报精心策划了“致敬最美劳动者·小记者在行动”系列活动,组织本报小记者与不同行业的劳动者近距离交流,并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本报讯 (记者 蔡红亮 董严军) 午后的晋江有一丝闷热,在养正中学新校区附近的一处施工现场,停靠着一辆橙黄色的高空绝缘斗臂车。几名带电作业工穿上绝缘服,戴上绝缘手套,站在高空绝缘斗臂车的“斗臂”上,随后缓缓上升,并与地面的操作人员相互配合,开始忙碌地进行绝缘毯包裹、吊立电杆、填埋固定、导线绑扎等任务。眼前的场景,一一落入了本报小记者的眼中,电力人点亮万家灯火的画面如此生动。

近日,本报组织20名小记者走进带电作业现场,近距离了解电力人的工作日常。小记者们还手写明信片,为电力人送上真挚的节日祝福。

来到带电作业现场,小记者们脑海中便浮现了“忙碌”两个字。国网晋江市供电公司现场工作人员化身“特种兵”,熟练地通过遥控器操作绝缘斗臂车,指挥“双臂”开展配网带电作业。“在这么高的地方作业,还要与电如此近距离接触,工作强度和难度系数都好高,太不容易了。”看着带电作业工忙碌的身影,新塘道南小学小记者张荣坤不禁感叹道,对电力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通过观察,小记者们对电力人有了全新的认识。而面对面采访则加深了他们对最美劳动者的印象。“夏天高温天气,对我们的工作挑战比较大,体力消耗快,且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所以每次作业下来都会很疲惫。这就需要我们平常多多加强锻炼。”杨威是一名电力工人,老家在吉林的他,来晋江工作已有10多年。在他的印象中,有一次凌晨12点多开展夜间抢修作业,当天下着雨,加上本身夜间作业视力受阻,给他们带来了不小挑战。当抢修完成时已经是凌晨2点多,但看到灯火又亮起来了,他们觉得心里暖暖的。

“谢谢你们的守护,点亮万家灯火。”“劳动节快乐!”……当天,小记者们现场手写明信片,将祝福化作文字,送给电力工人,现场十分温馨。

小记者感言

一下午看电力工叔叔在忙碌着,厚厚的工作服,高高的架台,我看到汗水浸透了你们的衣衫。值此劳动节之际,我殷切地叮嘱:注意安全,劳动节快乐!我也会向你们学习,困难面前,必将奋勇向前,策马扬鞭!

小记者葛涵蓉

夜空下,繁华的都市灯光七彩斑斓,看着电力工人工作的地方,看着他们汗流浃背的身影,我不禁感叹道:原来,我们城市的灯火辉煌都是电力工人们用汗水换来的。

小记者吴芷琳

当我看到蓝天下电力工叔叔用“五线谱”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案时,我感动了:原来我们的万家灯火,这美好的一切都凝聚了电力工叔叔们辛勤的汗水,倾注了他们无私奉献的爱。感谢你们,最美劳动者。

小记者杨诗霖

爸爸说,小时候他们是点着煤灯和蜡烛度过童年的,家里经常停电,晚上都是睡在屋顶上,耳边是蚊虫的陪伴。现在可不一样了,我们在充足的电力中惬意生活,谁能想到,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感谢你们——国网晋江市供电公司的叔叔们。

小记者杨梓航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