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b版:D4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加快项目落地见效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西滨:政企同心 全力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

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试金石。如何让企业“一见倾心”、扎根成长,如何激发干事创业激情打造一方热土,今年来,晋江西滨镇深入贯彻“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和“1+6”专项攻坚行动部署要求,积极融入泉州环湾发展,主动对接晋东新区建设,持续推进重点项目、招商引资等方面工作。同时,坚持党建引领,以服务为抓手、以平台为支撑、以制度为保障,多管齐下优化辖区营商环境,助企纾难解困,深入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高开稳走”,跑好开局起步“第一棒”。

本报记者 蔡培仁 董严军 秦越

提容增效 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辖区面积2.1平方公里的西滨镇,人口少、面积小,是一个鞋业鞋材企业聚集的传统工业小镇。无存量土地,缺乏项目引进空间,传统产业增长空间受限、增长潜力趋于饱和……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西滨镇以盘活低效用地、标准化园区建设、提容增效、增资扩营为具体抓手,明确了打造“生产服务中心”的发展定位,围绕“转型提升传统产业”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两大工作主线,确保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一年之计在于春,竞速发展看开局。去年底,西滨镇就策划重点项目14个,年度投资14.15亿元。在晋江市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签约暨百大项目开竣工活动中,西滨镇集中签约项目3个,总投资12.6亿元;列入集中开竣工重大项目3个(开工2个、竣工1个),总投资12.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5亿元。

其中,集中签约美施特彩印扩建项目,总投资1.4亿元,占地38.4亩,扩建面积1.8万平方米,建设厂房和办公楼;凤竹宏发鞋业扩建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占地31亩,扩建面积2万平方米,建设厂房、办公楼、宿舍。

此外,集中开工的华宝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是晋江市奋战2023年第一季度集中开竣工重大项目,用地178.9亩,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其中新建24万平方米、改造提升10万平方米,建设标准厂房、研发综合楼、人才公寓楼、仓库及其他配套设施等。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地下室施工。

一季度以来,西滨全镇干部全覆盖走访调研挂钩企业,当好政策宣传员、政企联络员、企业服务员,跟进企业节后复工复产、员工到位情况,力促企业节后早开机、开满机。

西滨镇党委书记黄华君表示,在开展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方面,西滨镇除了推动华宝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还策划生成达优微工业园项目,形成连片开发效应;全力推进星达公司与华为公司合作,创建智慧工厂,打造数智转型样板;还有保利来橡塑厂房改扩建、石达塑胶厂房改扩建、东银贸易新厂区……通过项目建设的一系列组合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

走出去“精招商” 请进来“谋发展”

筑巢引凤栖,花香蝶自来。今年来,西滨镇以起跑即冲刺、开局就决战的姿态,紧扣项目建设重点,补链强链,招商引资、纾困解难同步推进,加快实现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月28日,京东智能产业发展集团(简称“京东产发”)考察组来西滨镇实地考察,对接京东晋江智能供应链运营中心项目招商等事宜。3月12日,西滨镇党委书记黄华君、镇商会会长黄趁银带队,与部分镇商会成员一同前往京东集团厦门“亚洲一号”物流园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洽谈招商合作并了解京东生态体系。3月29日,京东产发再次来到西滨实地考察,对接京东晋江智能供应链运营中心项目合作。通过双方多次的相互考察、对接、交流,目前,京东产发投资意向强烈,西滨镇也诚心邀请京东产发入驻西滨。

除了与京东产发保持密切沟通交流外,西滨镇招商组还实地考察了厦门京邦达供应链科技公司物流园区、厦门步拓贸易有限公司等,各企业与西滨镇领导、商会成员互动交流、共享经验,表达了积极的投资意向。

“高端现代服务业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对于促进西滨经济结构优化,激发经济增长活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高端现代服务业正是当前西滨镇所欠缺的,因此,争取引入京东产发是西滨镇在产业补链上的抓手之一。”西滨镇镇长周嘉琛说。

外出积极招商引资,向内盘活低效用地。多年来,西滨镇一直存在镇域面积小、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西滨镇提出“腾笼换鸟,突出招大引强”“筑巢引凤,拓展发展空间”等举措。

为整理盘活工业用地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稳步推进乡镇工业集聚区改造升级,西滨镇坚持规划先行谋划,打造连片现代产业园,加强产业园的开发管控;坚持改造和招商引资相结合,将改出的空间主要用于本土优质企业增资扩产和承载招引大项目、好项目。

目前,西滨镇拟在原优兰发集团低效土地上策划达优微工业园区,该项目占地面积120亩,已有5家企业明确入驻,已完成总平面图设计。值得一提的是,园区的5家企业是西滨镇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实施“强链”工程精心引入的。

“今后,在达优微工业园,将可以实现从一颗塑料米到整双成品鞋一条龙制造。”周嘉琛说,达优微工业园的项目招商,是西滨对辖区产业链整合补强,实现产业升级、连片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西滨镇盘活低效用地工作小组还多次深入辖区企业调查摸底,了解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需求。结合盘活低效用地政策方案,帮助企业提容扩建。

“我们坚持实体为本、产业强镇,盘活低效存量土地。”黄华君表示,班子成员靠前服务,对接重点项目落地,督促新项目开工,为企业当好“服务员”,将盘活低效用地与招商工作相结合,围绕重点项目靶向发力,引凤筑巢,实现快速上项目、拿证即开工,让沉睡土地迸发全新活力,让创新企业植根西滨沃土。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助推企业绿色发展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感受是最灵敏最深刻的。近年来,西滨镇时刻倾听企业的呼声,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激发企业内生向上生长的动力,同时,让更多企业来西滨扎根,使西滨成为投资兴业的新沃土。

4月初,福州大学光催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旬教授、福州大学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戴文新教授一行5人来到西滨镇实地考察晋江东亿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亿公司”)VOCs治理项目,并进行西滨镇“光催化”政研商合作基地共建签约。

“东亿公司VOCs治理项目对西滨制鞋产业乃至整个晋江,甚至是全国的制鞋产业而言,都是一个重要的试点。这个项目让我们认识了光催化技术在废气治理中的作用,看到了整个治理项目如何赋能企业经营发展,他们给大家打了一个很好的可复制的样本。”西滨镇商会会长黄趁银表示,商会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助推整个地方产业的绿色发展,做好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之间的桥梁,为地方企业、产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东亿公司向“绿”发展的步伐,是以制鞋产业为支柱产业的西滨镇政商各界一贯的追求。这其中,黄趁银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1982年,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黄趁银和群众就在跃进村发展起股份制企业。作为华银鞋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银鞋材”)董事长,多年来,黄趁银除了对企业原材料严格把关、杜绝有毒物质外,还严格把控产品的生产过程,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2014年,华银鞋材更是在西滨镇率先将燃煤换成了天然气。

今年,在西滨镇政府的推动下,华银鞋材又在晋新路东侧建设华银鞋材新厂区,厂区占地面积52.8亩,预计新增税收数百万元。

成立镇教育发展促进会、中心幼儿园顺利升级省示范性幼儿园、主干道改造、农贸市场改造……近两年,西滨镇十分注重“软硬实力”双提升,持续营造企业和群众舒适便利的营商环境。为进一步实现抓营商环境促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日前,西滨镇纪委、企业发展服务科、商会又联合组建了创新小组。

据介绍,西滨镇创新小组主要目标为环境创新和产业创新。环境创新以建设良好营商环境为指导,探索提升西滨投资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产业创新以西滨资源优势出发,探索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众志成城拧成“一股绳”,扬鞭策马跑出“加速度”。可以看到,今年来,西滨镇围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取得了良好的开局,其背后是政府、商会、企业等上下一心、铆足干劲,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不懈努力。如今,迎着宝贵春光,一股“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在西滨全镇上下快速传递,一个“小而强”“小而美”的现代化精品镇正破茧而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