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小记者 林梓阳 孙澍 许钧惟(成功中心小学) 陈俊鹏 吴荣旭(深沪中心小学) 王思雯 王名源 高博 王梓灵(金井瀛洲小学)
明日,晋江经济报即将迎来17岁生日。连日来,晋江深沪中心小学、成功中心小学、金井瀛洲小学等学校,百名小记者分批探秘“新闻之家”,“斗阵”为本报创刊17周年“添人气”。
学当小编辑 了解报纸“诞生记”
2006年4月19日,晋江经济报创刊了。从报社领导班子组建到报纸创刊,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创造了中国报业史上的“晋江速度”。17年来,晋江经济报为读者呈现了最新鲜、最热门的资讯,是很多人了解晋江的一扇窗口。如今,走进晋江的家家户户,都能看到《晋江经济报》的身影。
这次我们小记者就走进晋江报业大厦参观,近距离了解晋江经济报的故事。“这就是大记者们办公的地方,真气派!”一走进晋江报业大厦,小记者们纷纷发出感叹。我们先参观了大记者、大编辑平时办公的地方,了解一张报纸“从无到有”的过程,感受到了晋江经济报社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随后,我们还跟着大编辑学习如何制作版面,原来记者们的来稿要先传到稿库,编辑们再进行挑选和编辑。我们在大编辑的指导下,纷纷上手体验,完成了简单的编稿流程操作,真是太有成就感了。
解锁活字印刷术 感受有温度的文字
早有耳闻晋江报业大厦有一个“网红打卡点”——晋江经济报印刷博物馆。趁着参观晋江报业大厦,我们小记者兴致勃勃地“探秘”起了印刷博物馆。
印刷博物馆就位于晋江报业大厦3楼,走进去只见玻璃柜里陈列着不同年代的印刷工具,墙上图文并茂地介绍印刷术的发展史。在这里,我们通过听讲解、观展览、动手体验活字印刷等活动,了解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印刷文化。
其中,最有趣的当属活字印刷体验了。我们先在铅字上涂抹墨水,再拿出宣纸平铺在字体上,接着压一压,最后拿起来晒干,一个个鲜活的汉字便跃然纸上。
化身小主播 趣说校园新鲜事
最近,晋江经济报小记者还有一个栏目引起了热议,那就是“校园新鲜事 晋江少年说”。由小记者们化身小主播,为大家播报晋江教育及校园新鲜事。
小记者们在哪里播报新闻的呢?大记者带领我们走进了晋江经济报今年年初刚刚投用的全媒体演播室一探究竟。一走进去,小记者就忍不住发出赞叹。只见一块绿布挂在墙上,灯光、摄像等设备齐全,让大家都想站在镜头前,体验当一回主播。
大记者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让我们真正体验了一番。我们戴上麦克风,面对镜头,尝试播报了一则学校新闻。虽说是初体验,小记者们一个个表现不俗,播报时自然流利,落落大方,备受好评。通过这次别样体验,我们也感受到了主播这份工作的不容易。
小记者感言
在晋江经济报社印刷博物馆,我们与印刷术来了一次亲密接触。看着自己动手制作出的精美的活字印刷作品,我高兴极了。许芷淇(晋江安海成功中心小学)
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印刷术的奇妙和报社记者的辛苦。
柯童文(晋江安海成功中心小学)
通过本次活动,我了解到印刷术分为凸版印刷和平版印刷等方式,深刻地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吴昕妍(晋江安海成功中心小学)
我最喜欢的要属活字印刷术了,因为它让我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翁一哲(晋江深沪中心小学)
本次活动,让我更加了解晋江经济报。我们还体验了活字印刷术,满载而归。
陈书琪(晋江深沪中心小学)
通过活动,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也要努力学习,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小记者!
刘依伊(晋江深沪中心小学)
这是一趟奇妙的探索之旅,我们了解了记者的工作日常,也体验了活字印刷术,收获满满。
黄诗琳(晋江深沪中心小学)
我们学习当主播、学做版、体验印刷术……每个学起来都不简单,我很用心去听、去看、去做,收获颇多。
郑澎(晋江金井瀛洲小学)
通过这次活动,我收获很大,也明白了当一名小记者需要具备:自信、多读书、口才好、有礼貌,活泼开朗等条件。
王铭怡(晋江金井瀛洲小学)
通过亲手体验印刷术,我明白了印刷制作的不容易,深刻地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
王巧诗(晋江金井瀛洲小学)
看着提词器里一个字一个字在我眼前划过,我嘴里的字不由自主地蹦出来。当听到“停”这个字的时候,我绷紧的心也放松下来。
王炜棋(晋江金井瀛洲小学)
我们体验了编辑工作,我发现做这样的工作其实很不容易。一篇文章的发表得经历筛选、校对、组稿、审核、排版等过程,非常考验人的耐力和智力。
王希妍(晋江金井瀛洲小学)
指导记者 阮芳菲 刘泽宇 欧阳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