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b版:理财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电子式储蓄国债开售

火热依旧 储蓄国债再发行

“8点30分开始销售,不到10分钟,额度就被抢完了!”记者走访时,某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工作人员这样说道。什么产品如此火爆?为何频频受到追捧?

本周一,今年第一期和第二期电子式储蓄国债开售。据了解,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最大发行额合计380亿元。其中,第一期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3%,最大发行额190亿元;第二期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3.12%,最大发行额190亿元。两个期限的票面年利率与3月保持一致。

根据时间安排,此次两期国债发行期均为4月10日至19日,2023年4月10日起息,按年付息,每年4月10日支付利息。其中,第一期于2026年4月1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年利息,第二期于2028年4月1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年利息。

尽管发行时间周期较长,与去年相比利率水平也有所下降,但作为稳健型投资者的关注焦点,储蓄国债往往一经发行就能在短时间内被“一抢而光”。

“对于追求安全的投资者来说,储蓄国债收益稳定,认购起点低,信用等级高于其他债券或银行理财产品,尤其深受中老年投资者的欢迎。”银行人士介绍说,“通常来说,储蓄国债在发行过后,几个小时之内额度就会被抢光,尤其是电子式储蓄国债,由于可通过银行网上银行及个别银行的手机银行进行购买,额度被抢光的速度会更快。”

据了解,投资者可通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31家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的网上银行及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10家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的手机银行办理第一期和第二期国债认购、个人国债账户开户和查询业务。

提前支取须注意

伴随储蓄国债利率的下探,目前与银行的普通定期存款差距并不大。但储蓄国债还有着提前支取可以靠档计息的优势。

据了解,从第一期和第二期国债发行首日开始计算,投资者持有两期国债不满6个月提前兑取不计付利息,满6个月不满24个月按发行利率计息并扣除180天利息,满24个月不满36个月按发行利率计息并扣除90天利息;持有第二期满36个月不满60个月按发行利率计息并扣除60天利息。

投资者可于发行期结束后的规定时间内,到原购买国债的承销团成员提前兑取其持有的部分或全部当期储蓄国债(电子式)。投资者办理提前兑取,按当期国债提前兑取条件计息,承销团成员可按照提前兑取本金的1‰向投资者收取手续费。付息日或到期日前7个法定工作日(不含)起,停止办理当期国债提前兑取、非交易过户等与债权转移相关业务和国债质押,付息日(含)起恢复办理。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需使用个人国债账户和对应的资金清算账户(存折或银行卡)认购储蓄国债(电子式),单一个人国债账户购买单期储蓄国债(电子式)最高限额为500万元。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