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五里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被独处刷新的内心

苏水梅

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得享身心自由,也可能很是孤独,却可以放飞心绪的丝缕花絮。

通常情况下,忙完手里的活,我会打开一个专门“为你读诗”的微信公众号听一听。有一天,推送的是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作品。其中有几行诗我颇为喜欢:“希望是一种奇怪的发明/一种心灵的专利/持续不断地行动/但永远不会疲惫。”微信推文里介绍,这位美国诗人的诗写生活情趣,写自然、生命、信仰、友谊和爱情。诗风凝练婉约,意象清新,描绘真切、精微……

我将音量开到适中,让诗歌带我享受那“片刻的灵魂自由”,却不知道为何在此刻会油然想起与此并不相干的另一件事情。那一天,朋友做了一道工序繁复的私房菜,邀我品尝。我站在灶台前听她一边做一边讲解做菜的技巧,还让我吃她刚剥好的柚子。如此一来,我便在一旁盯着她的厨艺,又兼顾吃那香甜绵软的柚子。不防间有柚肉碎屑掉在地板上,正想弯腰去清理,朋友示意我说:“拿灶台上的纸巾擦拭。”我的小心思就这样活跃了起来,因为我看见了灶台的边角里,有一个装满纸巾的玻璃瓶子。只是朋友又在转念间改变了主意,让我去茶几上拿纸巾。

朋友的这个转念当然没有瞒过我的眼睛。她不转念还好,一转念我就瞬间明白,放在那个玻璃瓶子里的,是用过的供二次利用的纸巾。显然是因为在做饭煮菜的过程中,要淘米洗菜,要放油放盐,临时抽纸巾擦了手。而纸巾并没有被丢进垃圾桶,而是存放在灶台边角里的玻璃瓶子,供比如擦拭油腻或地板污渍时再次利用。

这是一个不起眼的细节。这个细节让我想起多年前读过的描绘王永庆、李嘉诚这两位富豪的类似文字:一个把被挤空的牙膏罐子撕开,蹭擦残余的牙膏刷牙;一个每每把毛巾用到发硬发灰还舍不得丢掉。不可思议吧,都富可敌国了怎么还会吝啬至此?显然不是。就算是我那位朋友,虽达不到可以阔绰奢侈,宽松用度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一天独处时思绪的飘絮,串起了前后缘由,让我在某个瞬间忽然懂得,物件再小,它也是天地所赐,自应珍惜,其自律来自天性,与贫富无关。更何况民间还有福不可享尽一说,奢靡一定在自我耗损之列,不可不引以为戒。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