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四季,美好生活,二十四节气养生课,听咱厝知名中医话你知。
3月21日是春分节气。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分也是我们对身体进行保养,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的好时机。本报健康融媒体平台邀请晋江市中医院副院长、中医主任医师蔡文墨为大家讲述春分节气的养生方法。
春色中分为春分
春分节气,白天黑夜等长。北京时间3月21日5时24分,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第四个节气——春分。春分的“分”有两个含义:一是“季节平分”,传统以立春到立夏之间为春季,而春分日正处于两个节气之中,正好平分了春季;另一含义是“昼夜平分”,在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千花百卉争明媚,可知早有绿腰肥!”春分的气候特点是天气温暖、阳光明媚。每年春分时节,桃李开得正酣,樱花已经悄然盛开。美好春日里的各种花儿纷纷绽放枝头,争相吐芯,引人注目。
春分养生重在养肝
时至春分时节,在节气养生方面我们该怎么做呢?
蔡文墨建议,春分养生重在养肝,因为春季与五脏的肝相应。此外,春分也是调整胃气的良好时机。春分养生要平抑肝阳、健脾益气、育肾养阴。善补阳者,阴中求阳。另外,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容易在这个时节复发,所以在春分时节要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坚持锻炼、按时睡眠、定量用餐。
要点一: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关于春天的饮食民间有很多流传,中医也有很多讲究,俗称吃“春”。蔡文墨建议,在这个季节,可多吃些红枣等养脾的甜食,还有蜂蜜、韭菜、菠菜等,少食酸和辛辣食品。此外,每周应至少补充3次坚果类食品,如核桃、花生、杏仁、桃仁等,有助于提神去燥、除瘙痒等。而每日的午餐也适宜补充炖汤食品,如胡萝卜排骨汤、白果乌鸡汤等。
要点二:防治未病从小事做起。从中医角度来看,春分天气状态不稳定,早晚气温偏低,容易诱发年老体弱者和易犯病人群的病症,对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和高压力状态下的“亚健康人群”也不利。建议大家要注意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未病”,趁美好春日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
要点三:学会睡眠“功课”应对春困。春分时节,很多人的“春困”症状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每天午后,表现更加明显。如果这种症状得不到缓解,会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的正常进行。为此,建议大家在午饭后稍微休息一会儿。在最困时,哪怕只小睡十来分钟,也可大大缓解疲惫。晚上入睡前也可做一些助眠“功课”,比如,晚饭后稍微活动一下身体,有利于身体的舒展和放松;睡前半小时阅读纸质书,使得心情平静,有利于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