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健康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惊蛰时节春气萌 这样养生更合理

节气养生

晋江市中医院副院长、中医主任医师蔡文墨

情暖四季,美好生活,二十四节气养生课,听咱厝知名中医话你知。为弘扬中医养生与防病文化,让公众了解和掌握节气养生知识,《晋江经济报》健康融媒体平台特别开设《节气养生》专栏。

春雷响,万物长。下周一,癸卯年农历二月十五,今年的惊蛰节气将如约而至。本报健康融媒体平台邀请晋江市中医院副院长、中医主任医师蔡文墨为大家讲述惊蛰节气的养生方法。

惊蛰到 仲春至

惊蛰节气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这也预示着今年的仲春时节正式开启。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因此,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

跟着名中医学养生

时至惊蛰时节,在起居养生方面我们该怎么做呢?蔡文墨建议——

要点一▲建议吃些“春天的蔬菜瓜果”。

惊蛰时期明显变暖,因此饮食应清温平淡,多食用一些春日的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以此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侵袭。此节气期间气候较干燥,因此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说法。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适当吃一些,对人体有益。

要点二▲重视情志和养肝。

中医认为,春季人体肝气旺,是肝脏机能活动旺盛的时节,所以惊蛰养生要重视对肝脏的保养。此外,养生应顺乎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情志、精神、气血,也像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戒暴怒,忌忧郁,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恬静、愉悦的心态,可保持肝的健康。

要点三▲预防季节性疾病。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虽然是春暖花开的好时节,但同时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因此,建议大家注意冷暖变化,及时预防感冒等季节性疾病。

要点四▲保证良好睡眠。

在起居方面,惊蛰过后,天气渐渐暖和,人也变得容易困倦,即“春困”。保证良好的睡眠,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工作生活。

此时,阳气还未达到旺盛,因此夜间仍应早睡,让阳气收敛于内。早晨阳气由阴而出,逐渐生发。所以,我们也应随着太阳的升起而起床。即做到早睡早起。老年朋友这样做,可有效预防高血压、脑梗、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加重。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