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本报小记者

从镜头中寻找大美晋江

本报讯 (晋江金井毓英中心小学小记者 王毓昕) “原来,我们晋江如此多面,如此多彩。”“镜头下的晋江真美啊!”……近日,晋江经济报小记者开启了一趟“寻找大美晋江”的旅程,在摄影作品中领略家乡的美丽,用镜头寻找家乡的春天。

首站,我们来到八仙山公园古大厝,在这里,有一场精彩纷呈的摄影展。走近一看,古香古色的红砖古厝中,展示着上百幅摄影作品。这些摄影作品都与晋江有关,包括“产业晋江”“品质晋江”“绿色晋江”“平安晋江”“人文晋江”“体育晋江”六个单元。

我们在晋江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王述东老师的带领下,逛起了影展,聆听作品背后的故事。听着听着,我们不仅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晋江的日新月异,领略到了晋江人爱拼敢赢的精神。观展中,我还惊喜地发现,我的同班同学洪雅思一家竟出现在作品中。画面中,爷爷带着孙女逛灯会,摇曳的红灯笼下,祖孙其乐融融地交流着,这平实又温馨的画面被摄影师捕捉到了,令人看了倍感温暖。

当天,我们还采访了王述东老师。“您是怎么与摄影结缘的?”“您拍摄过的照片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次?”“您能否分享几个拍摄的小妙招?”……小记者们抛出了一个个问题,王述东老师都耐心地一一解答。他告诉我们,1983年,他上大学时,有一个舍友很喜欢给身边的人拍照,他也被深深地吸引,喜欢上了摄影。后来,毕业后,王述东留在北京一间照相馆工作,每天用相机记录生活,在暗室里冲洗照片是他最享受、最快乐的时候。他对摄影的热爱也一直保持到现在,闲暇之余,他还是会拿上相机,记录祖国的大好河山。

“一张好照片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拍出来的,它需要有鲜明的主题、突出的主体,画面也要简洁,更重要的是要有作者的思想和逻辑。为了拍一张照片,守在一个地方好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但当成功拍到自己想要的照片时,内心的满足也是无以言表的。”王述东期待今后有更多摄影人扎根晋江本土,讲好晋江故事。

参观完影展后,我们还跟随晋江经济报专业摄影记者董严军老师一起漫步八仙山,寻找春天。董记者细致地传授着拍照技巧,比如构图要简洁、中心要突出、可以多角度尝试等。八仙山真是美极了,洁白的小花、高雅的天鹅、顽皮的鸳鸯、雄伟的高塔,都被我用镜头记录了下来。其中,我最喜欢的照片就是“野花图”了。那时我看见大家都停在路边拍野花,也跟上去凑热闹,我扫了一眼其他小伙伴的手机屏幕,发现不少屏幕上绿叶小花挨挨挤挤的。我费力“挤”到最前面,伸长手臂,把手机凑到花跟前,选好角度,“咔嚓”一声,照片就拍好了:一朵雪白的野花在稍显朦胧的青草叶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董记者和妈妈都赞不绝口,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经过这次活动,我深有触动——美,需要用眼睛去观察,还需要用心去寻找、体会。

小记者感言

我拿着手机,寻找着拍摄目标。突然,我看到不远处的湖泊上有几只可爱的鸭子,双脚一前一后扑腾出水花,后面荡漾着不规则的波纹,我迅速拿起手机“咔嚓”记录下这有意思的一面。

苏已晴(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海丝校区)

通过此次观展,我深深感受到家乡的美好。影展以摄影作品为凭证,让更多人了解晋江的方方面面。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呵护》,还未睁眼的新生儿宝宝与护士阿姨欣慰的笑容直击人心。

肖君怡(晋江市安海中心小学)

晋江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王述东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一个好的摄影作品除了要有鲜明的主题、突出的主体和简洁的画面,还要有镜头后面摄影者的创意和构思。我想,摄影不仅仅是种爱好,更是对生活的热爱!

蔡彬蔚(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滨江校区)

指导记者 蔡红亮 董严军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