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林伊婷) 昨日,记者来到晋江安海镇赤店苏厝村的龙峰图书馆,馆内窗明几净,书架上的书琳琅满目,学生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或看书或写作业,也有家长、村民在此歇息、阅读……
“这里离学校、离家很近,看书学习很方便。我和同学们都喜欢来。”当天,小学六年级学生曾雅琳约着同学一道来看书。说起刚建成正在试运行的乡村公益图书馆,她很是欢喜。
不同于政府支持建设的图书馆,龙峰图书馆是赤店苏厝村乡贤们合力创办的公益图书馆。
晋江市委选派驻赤店村第一书记林牡丹介绍,创办公益图书馆的想法源自去年5月村里龙峰兴才教育促进会组织的一场座谈会。当时,会上提及村中孩子阅读资源较为匮乏,如果能建设一间图书馆,将有益于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对此,乡贤们一拍即合,当即决定创建一座乡村公益图书馆。乡贤曾华厂当场表态,愿意将自家的2层楼房改建为图书馆,并捐款70万元用于图书馆的建设及运作。在其带动下,村里不少热心乡贤也积极捐款捐物,例如曾清柱、曾英坝就捐款购置了图书馆所需桌椅。
随着公益图书馆建设的有序推进,赤店村两委会及苏厝老人会、教育促进会等组织又向全村村民发出了捐书倡议,立即得到热心村民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该图书馆已收到村民热心捐赠的书籍超1万册,其中曾国良、曾鹏辉个人捐书就超2000册。
此外,还有不少热心村民自愿前往图书馆担任志愿者,54岁村民曾华景就是其一,如今,只要一有空,他就往图书馆跑,帮着整理书籍、做好分类,同时维护图书馆的秩序及安全。
“村里建起图书馆是一件好事,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创建图书馆,许多村民都积极参与、慷慨支持,我也来出一份力。”曾华景介绍,村里为了激发学生们阅读的积极性,还推出奖励机制,为学生发放读书卡,根据学生参与阅读的时长及阅读秩序进行盖章,集章可换取文具等小礼品。
据了解,龙峰图书馆自去年11月底建成以来,实行全天候免费开放。今年春节期间,图书馆内还举办书赠春联及元宵亲子花灯制作等活动。如今,龙峰图书馆已然成为村中乡村文化振兴的“充电站”,也吸引了不少周边村落的村民、儿童前来阅读。
“目前,我们正积极对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安海镇妇联等资源,希望将公益课程引入图书馆,常态化开展各类活动,更好地服务村民。”林牡丹说,如今越来越多村民、学生走进图书馆,爱上阅读,相信这样的新风尚也将助力乡村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