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话初心 踏征程

每一场活动的成功举办,背后都离不开一群人的默默守护。本次小记者徒步活动亦如此,从开始到结束,从起点到终点,都有人为参与者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刘泽宇

医护人员科普医学知识。

志愿者服务暖人心。

一场特别的见面会

本报记者 蔡红亮

冬日清晨的晋江,微冷。在九十九溪流域田园风光项目区,翻滚着一波热浪,那里正上演着一场特别的见面会。主角是本报资深记者与小记者,主题也很直白——记者。

本报资深记者一字排开,刚坐下,便成为焦点。工作人员每介绍一位大记者,台下便会发出“原来是这位记者,我在报纸上经常看到他/她写的报道!”的惊呼声,甚是有趣。小记者们的“眼熟”也让大记者们很是开心,瞧,一个个笑容满面,喜悦藏都藏不住。

兴许是大记者的笑容令人倍感亲切,小记者们明显放松了不少,面向大记者大胆“开炮”。其中,大家尤为好奇大记者是如何结缘记者这份职业的。小记者话音刚落,本报专刊部主任助理唐淑红便举手“抢答”。

“我的哥哥也是记者,在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春节放假,哥哥要去村里采访一位老战士。当时下着很大的雨,我们撑着伞,沿着泥泞的小路来到老战士家。哥哥在采访,我就在一旁看着,听着老战士分享他的故事,深受感动。那一刻,我心中便种下了当一名记者的种子。”之后,唐淑红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初中的时候加入学校宣传部,大学到报社实习。大学毕业后,唐淑红心中那颗种子发芽、结果了——她如愿成为晋江经济报的一名记者。

无独有偶,本报全媒体编辑中心副主任王君当初选择成为一名记者,也是源于心中的念想,希望自己能像一名剑客一样,用手中的“武器”——笔去记录社会这个大江湖,为需要的人发声,给予他们帮助,传递正能量。

“坐镇”的几位大记者从事记者这份职业均有多个年头了,采访经历可谓精彩。“从业多年,你们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采访是什么呢?”小记者这一问,一下子打开了大记者们的记忆闸门,一个个难忘瞬间如电影一般,在脑海中浮现。

本报首席记者李玲玲是时政部的一员,这两三年,挂口卫健系统的她因为疫情这个“不速之客”忙得不可开交。见面会上,她就和小记者们分享了去年3月疫情期间自己的工作日常。

“那阵子,因为疫情,经常晚上11点开会,一开就是两个小时。我们要第一时间梳理、传达会议精神,凌晨两三点入睡乃家常便饭,隔天早上六七点又得出门干活。”回忆起那段时光,李玲玲坦言“确实很艰难”。但在忙碌之中,她也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不管什么时候,都有很多人在默默负重前行,为的就是共同守护晋江这个家。“作为记者,我也能出一分力,这就是这份职业带给我的满足感。”李玲玲说。

正当大伙儿沉浸在感动之时,风趣幽默的街镇部记者蔡培仁则不走寻常路,分享了走村入户采访时的趣事,诸如因块头较大,在村口被老人误认为是“坏人”,又比如走在村里,被狗追……见面会的画风一转,惹得小记者们捧腹大笑。

时间一分一秒走着,见面会进入了尾声。这时,内坑中心小学小记者李苡萱有些急了,原来,刚当上小记者的她对采访很感兴趣,但始终摸不着诀窍,未能采集到想要的信息,这让她十分挫败。难得有机会与这么多资深记者面对面,李苡萱忙把握机会现场“取经”。

面对小记者的疑问,几位大记者毫无保留地分享采访的小妙招。街镇部记者王诗伟认为,首先胆子要够大。“采访的时候,要主动一点,去跟采访对象交流,在交流中获得你想要的信息。但如果你始终不敢开口,采访的时候就躲在后面,那么你就失去了获取信息的机会。”王诗伟还提到,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因此,每次采访前,他都会先去了解活动的背景等信息,做到心中有数,并提前列好采访提纲,充分的准备让采访变得更为顺畅。

短短半个小时的交流,小记者们对记者这份职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习到了很多“干货”。见面会结束后,正当大伙儿准备“离席”,向舞台汇聚时,一道声音让他们停住了前进的步伐。“等等,我有一份礼物想送给刚刚向我提问的小记者。”说话的是蔡培仁,只见他从袋子里掏出了一只迷你乒乓球拍,其中一面“暗藏玄机”。那是有一年,首届世界杯单打冠军郭跃华来晋江,蔡培仁去采访时收到的郭跃华亲笔签名的球拍。

没想到参加见面会,还能收到“礼物”,“幸运儿”、安海西隅小学小记者蔡瑶莹惊喜万分,拿着球拍爱不释手。“我定会好好学习,用心去观察生活,用笔去记录,长大后,像这些大记者一样,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小记者们将蔡瑶莹团团围住,一脸羡煞地望着郭跃华的签名球拍,在他们身后,大记者们相视而笑,笑容里写满了对小记者的期待与祝福……

感谢你们这一路的守护

幕后

活动中,主办方在起终点处设置了一处医疗点,同时安排了一辆救护车加强保障。记者了解到,负责医疗保障的医生仇振强来自晋江市医院。这次活动,他与一名护士组成医疗团队,随时准备进行医疗救援工作。

活动开始仅40多分钟,本次活动徒步第一人出现,完成5.8公里的挑战。“小朋友的体力都很好,徒步过程中也没有出现摔倒、碰撞等情况,很开心大家都能安全地完成活动。”仇振强说,主办方对于本次活动十分重视,在各方面都为孩子们考虑到了,而我们派出的医护人员也是经验丰富,碰到紧急情况都能迅速处理。

仇振强告诉记者,本次活动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小记者们完成徒步后向他咨询关于医学方面的知识。“小记者们很好学,看到我们在救护车附近,就前来询问交流。很多小记者听完我们的讲解后,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仇振强表示,在与小记者的交流中,他自己也受益匪浅,更加认识到了身上的责任与使命。

金刚应急救援中心

时刻准备精准救援

随着最后一名选手抵达晋江经济报小记者徒步迎新年活动终点,来自晋江市金刚应急救援中心的6名队员也完成了他们当天的安全保障任务。

本次徒步迎新活动,晋江市金刚应急救援中心派出了6名队员助阵,他们身穿红色救生衣立于水边,护航活动顺利进行。

“此次活动,我们派出的6名队员都拥有救援资质证书,确保在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能够精准施救。活动前我们就来这里考察过,最终确认6名队员能够覆盖保障这片水域路段的安全,每人间隔在50米左右。”晋江市金刚应急救援队队长何泽生介绍,由于活动路线有一段处于水源边上,容易发生溺水事故,因此他们将人员均匀分布在该路段,对靠近水源的活动人员进行劝导。此外,救援人员身上也穿着救生衣,配备了齐全的救援装备,如果发生紧急情况,离得最近的队员会立马下水救援。

晋江长跑协会

专业领跑获点赞

本次徒步活动,晋江长跑协会也派出了4名专业跑友承担领跑任务,为小记者保驾护航。

伴随鸣笛声起,现场众多小记者亲子跟随领跑人的步伐,向5.8公里发起挑战。据晋江长跑协会副会长王颂水介绍,本次活动,他们安排了2名跑友在队伍的最前方进行引领,并安排2名跑友在队伍的中段进行保障。在专业跑步爱好者的带领下,小记者亲子们轻松愉悦地完成了整个活动,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因为是徒步活动,我们并没有跑起来,而是以步行的方式带领队伍。”王颂水说,有着队伍前方领跑人的指引,参加活动的人员不仅能够更加清晰完整地了解路线的规划,还能找到前进的方向。位于队伍中段的跑友,也能在徒步的过程中为活动人员提供帮助。

晋江市青年志愿者

服务暖人心

活动中,那一个个身着红色志愿者马甲的青年志愿者也赢得了大家的一致点赞。他们出现在晋江九十九溪流域田园风光项目区沿途各个路口,为小记者亲子提供志愿服务。

当日一早,晋江市青年志愿者活出爱服务总队的17名队员就到达现场,为活动做准备。陈论超是晋江市红十字志愿者活出爱服务总队队长,为了保障活动人员集结前能及时完成现场布置和补给,他早早地进入岗位,协调其他志愿者的工作安排。

“活动开始了,队伍已经出发,请大家做好准备。”随着活动正式开启,陈论超在工作微信群里进行了通知,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当天,晋江市青年志愿者活出爱服务总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活动会场和沿途相关路口提供路线指引、安全提醒、运送物资等相关服务。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