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升
最近流行问候语:“你阳了吗?”“你阳康了吗?”哈哈!“杨过”“杨康”父子从金庸武侠小说中走入寻常百姓家。
三年了,以前买菜等封控,现在买药等“阳阳”。我天生乐观,相信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还嘲笑妻女的杞人忧天。这次服了,服了女儿给的布洛芬,才把高达39.5℃的“沸羊羊”降服为“懒羊羊”。那天晚上,盖着厚棉被,全身乏力,浑身酸痛,左膝盖旧伤复发,咳嗽连连,锥心的痛还历历在目。
“阳”气十足的日子,独处一室,口罩是标配,一日三餐由勤快的妈妈提供。地瓜清汤、面线糊、米粉汤、小米粥、咸稀粥……老妈不断变换花样,简直成了“厨神”,偶尔还会唠叨两句“后生家比老货仔先倒”(闽南语)。其实,岁月的大船已经把我载入深水区了。即使步入知天命之年,大叔级别的人物在父母眼里还是“后生家”。哎!没有为年长的父母减负,反而为他们添堵,实在汗颜啊!妻子网购了橙子,不间断地问候。女儿更是“贴心的棉袄”,测体温、盐蒸柚、自制电解水、煮红糖姜汤,无微不至地照顾,差点把自己也累倒了。
因为亲情的陪伴,独处一室,并不感到寂寞。偶尔,在阳台晒晒太阳,好像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了。读书、写作、听音乐,与自己的内心对话,累积在心底的压力释放了不少。
回想三年来的抗疫历程,为了杜绝“阳先生”的光临,集思广益、建章立制,分工合作、顶住压力,抗拒着这洪水猛兽般的“阳先生”,始终严防死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啊!
您瞧!作为一校之长,为了守住一亩三分地,面对近千名师生的吃、住、行、学,面对一波又一波变幻莫测的疫情冲击,实在诚惶诚恐。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体师生众志成城,终于没有沦陷。在疫情的海洋里掌舵,行驶在惊涛骇浪中,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是常态。时常辗转反侧,甚至半夜惊醒也不足为奇。大把掉头发是表象,内心的千疮百孔才是真相。有时候真想撂担子,但责任毕竟是逃不掉的。每当漫步在校园,看到青春年少的孩子们生龙活虎的模样,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还有那一声声彬彬有礼的“老师好”,心里就滋生出无穷的力量。
三年了,在疫情初期,也曾封控在安海故里。换个频道,转个角色,扮演乡村志愿者。参与打卡设点,检查出入,宣传报道,赢得邻里关注,也融入乡村建设。
雾霾总会被阳光驱散,疫情必将会成为过往。随着新冠病毒的弱化和新冠防控政策的调整优化,我们必将恢复到正常的生产,回归到常态的生活方式。历经劫难,更懂得健康的重要,珍惜宝贵的生命。疫情防控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经验,更需优化我们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后疫情时代,无论“阳过”“阳康”,健康生活,来日方长;健康中国,你我同行。(作者系晋江市尚志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