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b版:晚晴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二子延寿茶

冬至养生正当时

建议:多吃“二白”与“三红”

情暖四季,美好生活,二十四节气养生课,听咱厝知名中医话你知。

本周四就是冬至节气,本报邀请了晋江市中医院副院长、中医主任医师蔡文墨作为本专栏的特约嘉宾,为大家讲述冬至节气的养生方法。

冬至是什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不仅是最早被确立、最古老的节气,也曾经是最隆重的节日,甚至“冬至大如年”。

什么是冬至?南北朝时期《三礼义宗》里提到冬至有三层含义:“冬至中者,亦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

顺时养生好处多

养生的方法有很多,中医养生强调顺应天时,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规律,调整人体节律。那么,什么是二十四节气顺时养生?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是否大多数人都适宜?一起来听听蔡文墨如何解析。

蔡文墨表示,“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周而复始。二十四节气,天人合一,秉承天地之元气,调节人体之经脉。中国古代的历法,根据动植物的生长周期确定季节,是世界上最丰富和最富有科学内涵的历法。司马迁就曾指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纲纪。’而中医学认为,顺应四时养生方能健康长寿。因此,人们应该懂得如何来适应气候的变化,有效地保养身体,防御疾病的侵害。”

建议:重养心 起居护养要适度

关于冬至节气养生,蔡文墨建议——

首先,冬至养生的重点是要养心。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冬季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同时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的消耗。“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冬令时节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

饮食上,建议冬至多吃“二白”与“三红”。“二白”,指的是白萝卜、白菜。老话说得好: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不仅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其维生素C含量堪称冬季应季蔬菜之最。而白萝卜除了腌制、凉拌,与肉一起炖食,滋味更加的鲜美。推荐食谱:清汤羊肉炖白萝卜。此外,白菜也是冬季时令蔬菜,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甚至连齐白石都称白菜为“菜中之王”。白菜即可生吃又可熟食,无论是凉拌、烹炒、煮炖、腌制等都不错。冬至多吃“三红”,指的是红枣、西红柿、猪肝。红枣被誉为“天然的维生素丸”。冬天吃红枣,可补充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很多朋友喜欢用红枣泡水喝,在这里建议大家不妨试试红枣煮苹果。西红柿由于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所以被誉为“植物黄金”,常吃西红柿,可补充多种营养,还能起到健胃消食的作用。猪肝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尤其是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和维生素A。冬季常吃猪肝,可快速给人体提供大量的能量来抵御寒冷。

此外,蔡文墨提醒,“冬至节气,人体的阳气最弱,抵抗病毒的能力变差,所以极易感染病毒。病后如果调理失误,易损伤心肺,留下隐患。值此健康紧要关口,应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养生茶推荐

原料:五味子6克、枸杞6克,喜饮茶者可加乌龙茶6克。

做法:沸水冲泡饮用。

功效:益肾、滋肝、养心、补五脏之气,改善视力和听力,延年益寿。

适合人群:这个方子也适合中老年人及心脏功能弱、慢性糖尿病、脾肾双虚的人日常饮用。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