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晋江少年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每一次采访,我们都认真对待

本报小记者惊艳亮相党代会

本报讯 (记者 蔡红亮 尤泽男) “晋江经济报小记者又来了!”“这次他们又关注什么问题呢?”14日,中共晋江市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举行。本报小记者组成采访报道小组。他们身穿红马甲,手拿采访本和笔,与党代表面对面,再一次成为会场“焦点”。

本次采访报道小组成员共4名,均来自华泰实验小学。队伍规模不大,能量不容小觑,每个人都以最充分的准备迎接“高大上”的采访。

就读五年级的许孜晗活泼外向,是一个喜欢尝试新事物、喜欢挑战的小女生。放假时候,许孜晗时常会回到农村,每天跟着家中长辈一起种植蔬菜瓜果,养鸡喂鸭,乐不思蜀。久而久之,她掌握了不少劳动技能,并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今年秋季,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华泰实验小学第一时间落地,开展了水果拼盘、缝口袋等劳动课。许孜晗喜不自胜。因此,在拟采访提纲时,许孜晗第一反应就是与党代表探讨该项政策。

在许孜晗绞尽脑汁想问题时,其他三名小记者苏华翕、文奕童、陈宥玮也投入了紧张的准备中。他们有的深入班级,了解大家所关心的话题,收集素材;有的和爸爸妈妈进行了多番讨论,一遍又一遍地完善采访提纲;有的则上网翻阅今年的热点,寻找灵感……就这样,经过充分准备,每个小记者都列举了各自想向党代表提问的问题,涵盖劳动教育、在学校推广“午睡神器”、设置“闽南语日”等,这些均是与大家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

采访提纲大体确定后,小记者们并没有就此放松了。课余时间,他们会围绕所要提问的问题进行发散思维,希望在采访之时,能与党代表有更多的互动,消除紧张感的同时,也让采访氛围更加轻松。

当天,晋江气温骤降,天飘着雨,但四名小记者个个心潮澎湃。准时到达采访地点,在等候党代表之时,小记者们率先进行了一场模拟“彩排”,由大记者充当党代表,小记者们来提问。“彩排”中出现的小问题及时探讨,大记者也把握时间对小记者们进行了采访前的培训。

有了前期充分的准备,当天的采访十分顺利。小记者们在提出原本设定问题的基础上,还会根据党代表的回答进行延伸提问。三位来自教育界的党代表更是毫无保留,耐心回答每一个问题。考虑到对象是小记者,三位党代表通过分享自身经历来回答,语言通俗易懂。采访结束后,小记者们的采访本已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满载而归。

“参与如此高大上的采访,一开始会很紧张。后来,见到党代表,看到他们灿烂的笑容时,我整个人就放松了下来。采访时,与党代表近距离谈话,通过他们的回答,我感觉其实党代会也在我们青少年儿童身边。”小记者陈宥玮表示,他将珍藏这次美好而又难忘的采访经历。

不只小记者,党代表们也对本次采访称赞有加。“与孩子们的交流很愉快,他们的提问很全面且‘接地气’,我们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其实也在聆听他们的声音,这是一次双向奔赴的互动。”党代表、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主任王雯说。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