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b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晋江人的慈善自觉

晋江人,常常给人豪气自信的印象。

这个“豪”,除了金钱上的大气外,还体现在经常性地“搭把手”。

朋友有事,搭把手;乡亲有事,搭把手;员工有事,搭把手……

晋江要建自己的机场,需要2.6亿元的巨额建设资金,政府钱不够,怎么办?晋江人发挥“搭把手”精神,海外乡贤、台港澳同胞、本地企业家、村民、学生都站了出来,500万元、200万元……5元、2元……就这样,海内外晋江人一起将“晒谷场”铺就成了飞往世界各地的“通天路”,造就了全国唯一的“众筹机场”。

“搭把手”的背后,是晋江人浸润上千年的慈善文化,是以人为贵的人本精神、仁者爱人的人道精神和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

毕竟,爱拼敢赢的晋江人哪怕做慈善,也有一种当仁不让的自觉与主动。这种自觉与主动就像四季常开的慈善小花,开遍晋江。

于民间,浸润在前辈善举中的后人,长大后接过前辈旗帜,将慈善接力棒传递下去。

于企业,企业家的慈善行为直接激发了忠诚、责任、担当、互助等一系列企业文化,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于社会,党委政府将构建良风美俗与弘扬慈善精神结合起来,“保民俗、破陋俗、改旧俗、树新俗”引领慈善新风。

源于朴素仁义之举的慈善自觉,如今更是贯穿人心的仁德文化。豪气的晋江人从单纯求富到富而有礼、富而好仁,每一步都是如此自信。长豆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