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施珊妹
连日来,纺织服装股震荡走强。如意集团、凤竹纺织、安奈儿、众望布艺等纷纷打开涨停板。
虽然12月1日晚,安奈儿收到深交所关注函,但并不妨碍该公司次日股价继续涨停。该公司已经在11个交易日内收获9个涨停板。安奈儿股价上涨或源于该公司在多个场合披露准备生产一款自带抗病毒抗菌效果的电子束接枝改性面料。
抗病毒面料主题扩散,凤竹纺织亦获益。
12月7日,凤竹纺织再次涨停收盘,股价上涨10.06%。在不久前的12月5日一早,凤竹纺织便触及涨停板;12月2日,亦涨停收盘。
不少证券公司发布纺织服装行业研究报告指出,多家在抗病毒、抗菌面料方面有所表现的公司,都在资本市场收获不同程度的利好。
纺织服装多股涨停
在连续五天涨停之后,短线大牛股安奈儿于12月4日披露了对深交所关注函的回复,以及两份机构调研记录,较为全面地回复了“抗病毒抗菌面料”概念的个中虚实,以及股价异动期间的相关情况。
12月5日开盘,安奈儿暂时终止了7连涨停的走势,截至收盘,安奈儿上涨3.56%,报19.80元/股。在过去的交易日中,安奈儿出现了11天9板的超级行情。
自安奈儿11月17日23时披露电话会议记录,详细介绍“抗病毒抗菌面料”业务之后,已累计接待7轮机构调研。从调研记录来看,投资者调研的核心关注点,仍集中在安奈儿“抗病毒抗菌面料”的技术应用及产能扩张预期。
11月23日晚间,安奈儿发布公告称,其与深圳市安奈儿水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安奈尔与水木聚力接枝新技术(深圳)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1000万元设立】、深圳市校服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利用各自的资源进行战略合作,共同促进电子束接枝改性面料在校服领域的应用,为保护儿童健康做出贡献。公司方面表示,合作有利于推动公司开拓校服领域新业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11月24日,安奈儿开盘便涨停。
根据安奈儿与水木接枝《合资协议》的技术许可部分约定,由水木接枝授权安奈儿水木在抗病毒抗菌功能纺织品领域无偿使用其拥有的两项许可技术,其中在儿童服饰领域为独占许可合作,许可期限为二十年。此后,安奈儿陆续披露更多关于抗病毒抗菌功能纺织品的信息。
“公司目前正在建设抗病毒抗菌面料生产线,明年产能预计会有一个逐步爬升的过程。”在抗病毒抗菌面料及潜在商业化价值带动下,安奈儿在资本市场也迎来一波行情。
在新的服装面料上有所成就,对提升公司业绩起到重大利好,“抗病毒抗菌面料”吸引了市场眼球,叠加近期整个服装纺织板块也在复苏,多只个股出现大幅上涨。
抗病毒面料主题扩散,纺织服装板块企业表现较好,且多家企业在公告及投资者问答中提及抗病毒、抗菌面料的公司均有表现,如凤竹纺织。
12月2日,凤竹纺织报收6.45元,涨幅10.07%,成交量2758.52万股。主力资金净流入4752.96万元,主力净量(大单净额/流通股)为2.74%。
不少证券公司分析,凤竹纺织异动原因揭秘包括,该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加工针织、机织色布、漂染、纺纱、染纱、印花加工,销售自产产品;从事环保设施运营;从事货物或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等。主要产品有针织坯布、针织成品布、筒子色纱。此外,根据该公司2020年年报,该公司防护系列抗病毒产品采用耐久性抗菌剂对织物赋予抗病毒的性能,保护人体不受病毒侵害,有效控制微生物的滋生和气味的产生,同时使织物持久清新。
“抗病毒面料” 概念火了
那么,引起资本市场关注,拉动安奈儿股价暴涨的特殊面料到底是什么?
按照水木接枝官网上的说法,电子束接枝改性技术制备抗菌抗病毒功能纺织品能够广谱、安全、长效抗病毒抗菌。抗病毒抗菌制剂带有正电荷及脂溶性突刺,能够与带有负电荷的包膜类病毒、细菌、真菌发生静电吸引,脂溶性突刺破坏其包膜结构,从而达到广谱消灭病毒、细菌、真菌的目的。
对于该面料商业化应用,公司表示乐观,“深圳的校服市场有普通校服也有中高端校服,公司希望将抗病毒抗菌面料用在深圳中高档校服上。抗病毒抗菌面料成本可控,价格会比普通校服高一些,但不会超出消费者的接受程度。”
但有面料纺织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所谓的抗毒面料更多是噱头。这类面料在行业里一直都有。
记者注意到,今年7月份,安奈儿才开始为进军科技面料领域做前期准备工作。7月底,安奈儿以现金出资的方式对深圳市安奈儿研发设计有限公司增资9500万元,将其注册资本增加至1亿元。彼时安奈儿对外表示,此次增资是为了加强子公司研发创新能力,增强公司产品的科技属性,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壁垒。
水木接枝官网显示,前述技术带头人是李景烨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天津高端研究院功能高分子首席科学家,其团队20余年来一直从事电子束接枝功能纺织品及绿色印染的研究。
天眼查股权显示,李景烨持有水木聚力35%的股权。
11月29日晚,安奈儿发布关于电子束接枝改性面料相关事项的风险提示公告,“截至目前,电子束接枝改性面料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核心技术、生产工艺相关的专利已提交专利申请,正在公示中。在正式取得专利证书前,也存在专利申请失败、知识产权遭到第三方侵害等风险。如果出现上述风险,可能会对电子束接枝改性面料的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造成不利影响。”
对于面料的具体效果,公司方面提示,“电子束接枝改性面料目前仍处于准备量产前的测试改善阶段,应用及市场前景尚待进一步明确,抗病毒抗菌效果需经市场检验,市场对该技术的认可和接受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12月4日,华西证券发布一篇纺织服装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抗病毒面料、疫情改善预期继续演绎。
华西证券方面表示,此前一周纺服板块表现较好,主要受益于抗病毒面料主题扩散:安奈儿继续领涨,且多家在公告及投资者问答中提及抗病毒、抗菌面料的公司均有表现,如凤竹纺织、众望布艺、南山智尚、孚日股份等;且近期气温开始下降、利好冬装销售。
华泰证券表示,2022年因疫情散发及海外需求疲软,纺织服装行业估值下半年以来处于下行趋势。主要纺织服装上市企业PE估值大都处于过去三年间一个标准差的估值水平。不过其预计,2023年全球零售环境有望复苏,且中国国内零售市场回暖,将带动纺织服装板块业绩修复,认为行业龙头未来在盈利改善及估值修复中有更大的向上空间。
记者在查阅凤竹纺织2020年年报中看到,凤竹纺织推出的防护系列中,抗病毒面料、防护服面料皆提到“抗病毒效果”。抗病毒面料有效控制微生物的滋生和气味的产生,同时使织物持久清新的整理效果;防护服面料通过染色后进行功能整理且复合膜材料提高病毒防护效果,赋予织物防水、防油、防污性能,面料质地柔软透气、穿着舒适、整洁卫生,同时发挥着隔离防护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凤竹纺织的抗病毒面料在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举办的“中国功能性针织产品”赛事中,获得保健性单项产品推荐。
抗菌不等同于抗病毒
大众对健康防护类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带动抗菌抑菌类功能性面料在市场走热。记者注意到,在纺织服装上市公司中,除了安奈儿、凤竹纺织外,七匹狼、如意集团等企业也都推出了相关抗菌面料产品。连日来,已有不少投资者在投资平台询问这些企业是否推出抗病毒抗菌面料,而在这股“抗菌面料热”的带动下,这些企业的股价均有不同幅度上涨。
这波概念热,也“烧”向了同为纺织服装板块的七匹狼。11月30日,有投资者向七匹狼提问:“公司是否在研究抗病毒面料,公司的回答是会将相关建议给研究人员,大半年过去,请问该事有着落了吗?”
对此,七匹狼方面表示,七匹狼公司一直组织研发相关功能性面料,目前有部分抗菌抑菌面料,无抗病毒衣服面料。
据悉,抗菌纺织品不等同于抗病毒纺织品,抗病毒纺织品更为复杂、技术难度更高。抗菌性主要指抑制或破坏细菌本身在营养源中自行代谢与繁殖的能力,抗病毒性主要指抑制或破坏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
从国内技术发展现状来看,抗菌性纺织品研究相对成熟、产品及专利较多,而抗病毒纺织品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相较于抗菌纺织品发展较晚,进程也较为缓慢,疫情催化下2020年起专利申请数量开始大幅增加,但总体而言仍处于起步阶段。
功能从何而来?业内人士表示,抗菌纺织品检测标准较多、覆盖纺织品范围较广,抗病毒常用国际ISO18184标准,检测结果满足相应标准即证明具备抗病毒效果。纺织品抗病毒抗菌的性能主要来源于:新材料、抗病毒抗菌整理剂等。
“新材料的效果好、耐久性较高,但加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国内主流抗病毒抗菌纤维包括禾木素纤维、艾因斯美纱线、石墨烯材料、铜离子纤维等;使用抗病毒抗菌整理剂主要包括无机系、有机系和天然系三大类,其中银系离子(能力强、安全、价格高)、光催化剂系列(安全价格低、效果再现性差)、季铵盐类(价格低、杀菌/病毒快、杀灭效果易受影响)应用较多。”上述人士表示,使用抗病毒抗菌新材料进行加工,与常规纺织品加工程序相似,但适用范围受限、成本较高、工艺难度大,应用并不广泛;使用抗病毒抗菌整理剂织物的加工方式主要分为纤维整理法(在纺丝过程中添加抗病毒抗菌剂制成抗菌抗病毒纤维,然后直接织成抗病毒抗菌织物)和后整理法(采用抗病毒抗菌整理剂直接对纺织品进行整理),其中后整理法操作简单、局限性小、约占抗病毒抗菌纺织品加工的70%,但耐久性差、可能出现抗病毒抗菌剂脱落,通常包括表面涂层法、浸轧法、微胶囊法、电子束接枝法。
根据券商梳理,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布局抗病毒抗菌专利及产品。
目前已有31家上市公司布局抗病毒抗菌专利及产品。其中多数公司仅布局抗菌功能性面料并取得相关专利,仅少数公司如安奈儿、森马服饰、众望布艺、如意集团拥有抗病毒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