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就诊时,如何简化医生“问诊”环节?国家基本公卫项目之一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正是解题之钥。
晋江市医院梅岭院区副主任吴玉兰介绍,健康档案就像你的“健康身份证”一样,可随时记录你的身体状况。并且,本项目是人人可享的免费福利。有了健康档案,看病就诊时,接诊医生便可通过查看健康档案内的既往健康状况、生活习惯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等信息,对你的健康状况作出综合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健康指导。
目前,咱厝电子健康档案已向居民开放,人人免费享,你办理了吗?
健康档案可查询与追溯
“大叔,血压是117/70毫米汞柱,身体状况不错。您平时有什么身体不适吗?是否有慢性病呢?”在梅岭街道的一家药店里,工作人员小陈正在为一位老人测量血压,并认真记录着他的相关信息,为这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以供查询、追溯。
原来,这是晋江市医院梅岭院区联合梅岭街道各小型医疗机构、药店,通过二维码、小程序为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晋江市医院梅岭院区相关工作人员小张告诉记者,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就像“健康身份证”,工作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一人一档,然后集中保存、统一归档。以后,通过线上,医务人员就可对居民的健康情况“了如指掌”,以便后续有针对性地为居民看病、服务,或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健康咨询活动等,好处多多,且诊疗信息绝不会公开。同时,扫码的工作是该院区独有的,扫码后收集的信息将上传到全市统一的系统。
相关链接
针对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不少人仍知之不多。为此,本专栏特为各位遴选了部分相关问答,以供了解。
一、什么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居民健康档案包括以下内容: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
二、居民健康档案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6个月以上居民(指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三、如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在辖区居住六个月以上的常住居民,不分户籍,都可以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可在居住的社区、小区,就诊的小型医疗机构,购药的药店通过扫描二维码、小程序登记相关信息。
四、居民健康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第三版)》的规定,居民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等。
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庭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重点人群包括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肺结核患者等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病服务记录包括:包括上述记录以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
五、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好处?
根据人群类型不同可以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的各项免费服务,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疫苗、0-6岁儿童免费体检、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免费随访和体检、孕产妇免费健康管理和体检服务等。
六、个人档案的内容会被他人得知吗?
个人档案的内容不会被他人得知。在档案建立和使用过程中,保护居民基本信息和健康信息等个人隐私是最基本的原则。在档案建立过程中填写的相关记录,由专人负责管理。建立的电子健康档案,将按要求做好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的保护,仅用于提供健康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