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五里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丢魂的世界杯

许建军

小小的一粒圆球,拨动地球的旋转;美妙的弧线,划过绿茵的上空;铿锵有力的韵律,响彻壮观的球场;火热的人浪,掀起一轮轮高潮。

这是让人彻夜难眠的夜晚,这是令人魂牵梦萦的盛会。地球上无数人,不分年龄,不论种族,一旦接触你,就情不自禁地一步一步迷上你。

我第一次接触足球,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那是国内彩色电视机极度匮乏的年代。周末放学,踩着自行车,穿过木麻黄小路,前往侨乡奎霞村同学家中,收看稀罕的彩色电视机播出的足球赛事。伴随着宋世雄铿锵有力的解说,留下了一代球王马拉多纳、白贝利济科、中场大师普拉蒂尼的风采……聆听记者张慧德地道的意大利风情介绍、评论员张路如数家珍的解说,记住了如日中天的AC米兰“三剑客”、“忧郁王子”巴乔、链式防守大师巴雷西和马尔蒂尼等著名球星。有时偶遇比赛延期,则几个同学相约,一起漫步月下的奎霞海岸,听涛淘沙。愉悦的每个周末,有时是同学和球迷的聚会,有时是屏幕和沙滩的重逢。

以后,中国足球职业联赛风生水起,各地赛事如火如荼举办。厦门足球队如愿以偿,晋级升入甲A,成为福建第一支甲级足球队。福建球迷一时声势浩大,我们几个高中生也赶了一回时髦,委托在厦门就读的同学早早购票,好不容易抢到几张厦门队联赛主场票。一群发小兼铁杆球迷匆匆赶往厦门体育中心,现场观摩厦门对阵八一队的主场保级焦点之战。能容纳一两万个人的看台,早已被球迷挤得水泄不通。那一刻,平生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什么是人山人海。锣鼓声、呐喊声,淹没了交谈声。人浪袭来,坐在看台上的我,不知不觉随着浪潮起伏。突然,手机震动了,一接通,原来是坐在看台前排的发小打来电话调侃:“坐在你们旁边的美女是哪里的球迷啊?”

这一夜是我这辈子至今唯一一次现场观赏的足球赛,印象深刻。比赛最终以零比零平局告终,厦门队从此降级没落;若干年后,八一队也因故解散。曲终人散,厦门乃至福建足球的繁华时代终于一去不复返。

1988年,我就读的延平中学操场上,建起了一个简易五人制足球场。当年条件极其简陋,水泥浇筑球门门框;没有球网,每次洞穿球门,足球总是飞得老远;寸草不生满是黄土的场地,一个飞身铲球,扬起无数粉尘,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那一年,设在邻村后店的技工学校,开设烹饪专业,学员中有当年泉州“丑小鸭”足球队的几名成员。他们球技高超,尤其擅长远射,在延平中学小球场,能从后场一脚洞穿球门。每次约赛,我方均惨败收场。礼尚往来,“丑小鸭”足球队盛情邀请我方球员到他们学校参观。“丑小鸭”学员亲自下厨,做出各式色香味俱全的饕餮珍馐,热情款待战败方。球场失意,我们得以在餐桌上一洗颓废。

也是在那个炎炎夏日,我们组织11人,凑足一支队伍,踩着自行车,出发到邻近的水头镇新营中学交流比赛。侨捐的这所农村学校,罕见地设有标准足球场。踢惯了小球场的我们,第一次体会标准足球场的大气,亲身感受到足球场保持三条线距离的重要性。球场实在太大,后卫线一旦压上助攻,往往回防不及,露出防守破绽。幸好我方实力占优,配合比对方娴熟,很快以3∶0大比分领先。暑天炎热难忍,担任守门员的同学,竟靠在门柱边,偷偷喝起了啤酒降温。回忆往昔学生时代,体力充沛、精力旺盛,骑完十几公里路程,再踢满一场标准足球赛,由衷感叹年轻真好!

1990年世界杯主题曲《意大利之夏》传唱全世界,美轮美奂的时装秀、盛装高挑的美女模特表演,不断冲击着球迷的视觉。四年之后,暑假,我们迎来了美国世界杯。大家三五成群,一起观看巴意巅峰对决。支持黄衣巴西的光头同学和酷爱蓝衣意大利的帅气同学,为谁是最后的冠军,争得面红耳赤。忧郁王子巴乔射飞最后一个点球,双手捂面,一脸茫然,永恒的镜头定格了光头同学预测胜利的狂喜,留下了经典难忘的一幕。四年后的法兰西世界杯则以东道主夺冠和《The Cup Of Life》传遍世界而完美收官。

2002年世界杯来到亚洲,中国足球队第一次登上足球圣殿。三场皆墨,一球未进,首次入围,铩羽而归。外星人罗纳尔多横空出世,3R组合三箭齐发,诞生了第一个五星巴西。数不尽世界杯夜晚,诉不尽足球风流……

2006—2010—2014—2018—2022,四季轮回,四年一度世界杯又近了。已莅中年的我们,出于健康考虑,不再熬夜等球赛看直播。优哉游哉细观赛事重播,欣赏眼花缭乱的精妙配合、五花八门的进球集锦。一串啤酒,几个鸡爪,也足以过足球瘾,享受快意人生。

《Arhbo》响起。来吧!2022卡塔尔世界杯。来吧!没有了中国、意大利、俄罗斯队,还有C罗、梅西、内马尔……“在这一生,让我们活出自己的荣耀,因为我们没有第二次生命;在这一生,让我们活出自己的风采,因为我们没机会再活一次……”

怀念那些渐行渐远丢魂的世界杯时光。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