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晋江少年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沙塘中心小学小记者

参观“新闻之家”

本报记者 蔡红亮 董严军 文图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早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时间经历千年,这门老手艺慢慢被记忆封存。在晋江经济报社,有这么一间印刷博物馆,可以让你时光回转,感受从选字、排版到印刷的全过程。

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记者节前一天,晋江新塘沙塘中心小学小记者来到了晋江经济报印刷博物馆,体验活字印刷,走进“时光印记”,感受有温度的文字。

一走进印刷博物馆,小记者们就发出了一阵阵惊叹声。墙上张贴着活字印刷术的历史与文化介绍,小记者们看得十分认真。讲解员深入浅出的介绍让大家对活字印刷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馆内还摆放着各种印刷工具,有的年代已久,有的是新款的,从中小记者们感受到了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最吸引大家的莫过于那一面铅活字墙。大伙儿凑上前去,仔细观察。

正当大伙儿沉浸其中时,讲解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邀请小记者现场体验活字印刷。排版、上墨、铺纸、印刷……看似简单的操作让小记者们切切实实地体验了一把“小小毕昇”的感觉。每一步骤大伙儿都很认真,虽然手上沾满了油墨,但看着自己亲手拓印出来的诗,小记者们别提有多高兴了。“这次体验是对书本以外知识的良好实践,让我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科学知识,也开阔了视野。”小记者们有感而发说。

当天,小记者们也精心准备了“礼物”送给大记者。“最美媒体人”“最具魅力记者”“好记者讲好故事”……那是沙塘中心小学小记者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精心绘制的奖状。他们把对大记者的祝福用绘画呈现,一张张奖状十分精美,奖项更是独具一格。大记者们收到时,一个个惊喜万分,纷纷表示:“这是我们收到的最特别的记者节礼物。”

小记者感言

印刷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其实很难。如果一不小心墨加多了或太少了,印出来的作品就不会太好看。当天,我们还跟着大记者们一起过记者节,为他们送上祝福。

王垚章(四年1班)

我们先把字排序好,并刷上墨,然后用纸往上一铺,轻轻按压,字就浮现在纸上了。虽然成品并不是那么完美,但别样的体验还是让我心满意足。 曾雨菲(四年4班)

记者节,如此特别的日子,我们怀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参观晋江经济报印刷博物馆,亲身体验了活字印刷,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蔡妍妍(四年1班)

在报社,我看到了记者、编辑的工作状态,十分专注。我一定会努力学习,长大后,也加入他们,当一名出色的记者。 刘艺扬(四年3班)

近距离感受记者的工作,忙碌、有序、充实、丰富,让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看来,每样工作都有许多不容易。大记者们爱岗敬业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王津彤(四年2班)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