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1版)

晋江市科学技术局局长蒋家兴表示,将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快构建全方位科技创新体系,以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为主线,深化抓创新、促应用专项行动,为晋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

晋江市科协主席吴清淡表示,作为基层的科技工作者和服务者,将迅速凝聚起谋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进一步加强新时代科普工作,助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晋江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主任杨志勇表示,今后,中心将以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为目标,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在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过程中探索更多县域实践新经验。

晋江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张志友表示,将重点抓好畅通市场准入退出,推进质量强市、知识产权强市,强化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牢牢守住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安全,开创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

增进民生福祉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晋江市教育局局长施正琛表示,将紧紧围绕“保障群众有学上、上好学”目标,加快实施“教育十四五专项规划”,站在高中教育制高点上,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终身教育“四大工程”,实现全市基础教育联动扩容增师提质,缓解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增强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

晋江市卫健局局长施嘉奕表示,将加快调整优化医疗卫生资源规划布局,进一步兜牢公共卫生网底、补齐医疗发展短板,以更优质的医疗条件、更扎实的健康基础,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泉州市医保局晋江分局局长黄长沙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用好用足晋江本级大病补充救助机制和社会慈善力量,让患者“得了大病看得起,得了大病不致贫”。

晋江市人社局局长柯发音表示,将围绕“稳就业”工作,继续提升“零工市场”建设项目;围绕“优服务”工作,全力打造“指尖上、集成式、全天候”人社服务。同时,围绕全市“产、城、人”融合发展,聚焦高层次人才、技能人才、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做好“抢人才”工作。

晋江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吴鸿斌表示,晋江市总工会将围绕工会组织的新使命、新目标、新要求,深化工会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

晋江市民政局局长周先进表示,将围绕兜底保障再提效、服务类社会救助再创新、“四帮四扶”品牌再打响三个层面推进工作。同时,以养老设施再扩充、服务质量再提升、政策保障再优化三管齐下,推动养老服务工作补齐短板。

晋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王奇志表示,将聚焦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解决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急难愁盼”问题,统筹推进双拥共建、就业创业、服务保障、抚恤优待等工作。

晋江市妇联主席许清心表示,要带领全市妇女姐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凝聚社会力量开展爱心妈妈与困境儿童结对帮扶活动、企业助学行动等。

晋江市残联理事长王颖芳表示,将不断创新和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以更加精准的举措,抓实抓细残疾人康复、就业、无障碍改造等各项惠残项目,增进民生福祉,提高残疾人生活品质。

晋江团市委书记林琪表示,将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晋江市体育局局长许紫竹表示,将全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建立高质量体育产业发展体系,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晋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施清凉表示,将认真梳理文旅行业、文旅产业,找准定位,结合晋江实际,策划一批适合晋江的文旅项目,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民生福祉建设,创建更加有品质的城市。

晋江市社科联主席尹继雄表示,将充分发挥社科联的“联”的作用,积极为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更多新的县域实践贡献智力支持。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